水利署人員昨天帶隊在石門水庫實施人造雨作業,水壩上瞬間煙霧瀰漫,期望人造雨能夠提高降雨量,以紓解無水之苦。圖/蘇健忠
【本報桃園訊】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昨天在桃園縣石門水庫壩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分四次實施,但成效不明顯,石門水庫集水區全天降雨量不過一毫米多,水庫水位昨晚六時標高二百二十八點九七公尺,蓄水量約四成五。
鋒面報到,北區水資源局接獲水利署指示,昨天全天候待命人工增雨作業,這次採施放暖雲焰劑,預備八支焰劑,分四批施放。
石門水庫壩頂區昨天上午自然降雨量六毫米,讓水利署、中央氣象局、台大人工增雨服務團對人工增雨作業抱持樂觀態度,早早就架設好裝備,但中午過後雲層漸薄,甚至陽光短暫露面。
北水局在下午二時三十分施放第一次暖雲焰劑,三時二十分施放第二次,但成效不彰,絲毫無降雨跡象;四時施放第三次,此時恰巧有一陣短暫降雨,民眾紛紛撐傘避雨,然而不到五分鐘就停了,水庫雖然小有進帳,但對目前稍緊的水情幫助不大。
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簡昭群表示,暖雲焰劑含有氯化鉀、氯化鈣,燃燒時煙霧雖有刺鼻味,但成分對環境無害,主要功用是增加雲層水滴重量,讓降雨情形更明顯,每次施放焰劑估計可帶來比原有降雨量又多一至二成的雨量。
簡昭群說,昨天增雨效果不明顯,可能跟風向也有關係。
石門水庫蓄水量還有九千五百萬噸,簡昭群表示,石門水庫水位下降到二百二十公尺時就會啟動第二階段限水,依照目前水位下降速度,水庫若再不進補,恐怕到四月中下旬就要二階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