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的商店有一位資深的員工,我想她大概是店長吧,不知是天生嗓門大還是求好心切,我注意到她在教新進員工時,音量大又急,那間商店新人流動率很高,常常看到她在帶新人,我想老是留不住新人跟店長的個性多少有點關係吧!
有一天,帶孩子去那商店買東西時,又看見店長數落犯錯的新人,只見那新人滿臉通紅,一定是覺得當時店裡這麼多人,都看到了這一幕,心裡一定非常不舒服吧,我真是同情那個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的孩子。
出了店門,女兒問:「媽咪,妳剛看到那個畫面,心裡有什麼想法?」我說:「我覺得那個阿姨好凶哦!人家做錯了,她可以好好說嘛!」女兒又說:「媽咪,被罵的那個人,他的心情我可以了解,因為前二天我被妳罵的時候,就是那樣的感覺。」
我想起了二天前和朋友在餐廳吃飯時,女兒和兒子為了點事爭執不休,那時,我正忙著餵才一歲多的小兒子吃飯,又無法停息兩人的口水戰,情急之下,很凶地罵了他們兩個,還趁此給女兒上了堂機會教育課,氣憤的情緒讓我忽略了還有別人在場。
女兒的話點醒我,她已經長大,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會需要長輩給予同等的尊重,只是做父母的常常忽略了這點,在我們的眼裡,孩子永遠都長不大,總是需要提點一下,他們才能學到人生功課,我們從孩子開始理解時,就對他們諄諄教誨,習慣讓我們忘記了他們會漸漸長大、成熟,直到孩子有一天開始抗議,才會自覺原來孩子已經是個小大人了。
那個店長在罵新人時,在旁的我會替那位新人不捨,換個角度想,如果抽離當母親的身分,來看我罵女兒的樣子,同樣也會覺得女兒很可憐,在大眾廣庭之下,被迫接受我的管教。女兒是我的小老師,她讓我看見自己管教不當的地方,藉由商店的一幕,我學到當媽媽的一課。下回,孩子在外又調皮時,別急著發脾氣,把自尊留給她,道理回家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