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地殼一直在悄悄位移,但是各地區的變形量差異相當大。經濟部地質調查所GPS連續觀測發現,最大水平位移出現在花東地區,方向朝西偏北,每年水平移動約六至八公分;高屏地區次之,每年約五至六公分。
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聚合邊界,為造山作用活躍的活動構造區。據GPS觀測資料,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八點二公分移動速度向西北移動。
台灣全島水平位移大致是由東南向西北方向遞減,至西部沿海每年位移小於一公分。
另外,各區位移方向也不太一樣,例如宜蘭地區受沖繩海槽擴張影響,位移方向轉為向東南移動,且愈靠近外海移動速度愈快。北部地區主要向東北方向移動,每年位移小於零點三五公分。地質調查所指出,西南沿海一帶較明顯下陷,應與地下水超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