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一種世界觀,是自我與世界整體的聯結方式,帶給人的當然有其心理支持與撫慰的功能,但一旦異化為個人現實利害禍福的放大場域或自我同一性延續的應允的話,宗教只不過是人依其機緣與偏好選擇的自我滿足騙局罷了。有時看著新聞畫面裡包覆歷史仇恨與現實不義的宗教衝突事件,不免會有人類與其如此相互傷害不如捨離這肇禍根源的念頭。
從島嶼邊緣的小島回來後,愈來愈關注原住民族群的議題與報導,對這世上幾乎不可能再找到未與文明接觸的石器時代部落的全然除魅很感傷,時時思索若全無活見證的實存部落,我們如何印證人類早期的原始心智與宗教情感萌發初期的人類共通的文化本質問題?
當然諸多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宗教學的研究著作都可找來看,學科的研究也都在持續進行。只是,這些研究快要都成了考古學,成了得在少數部落族群語言快速消失前讓穿大花襯衫手握數位智慧型手機的原住民回想祖靈召喚的感動與意義。
有回,看到原住民電視台報導一則其他新聞台不會報導的新聞,南太平洋某島嶼原住民部落青年為對抗破壞生態環境的政府與取得礦產開採權的跨國企業,竟在取得武器後成為被追剿的叛亂團體。
在新聞晃動厲害的鏡頭裡,幾個肩揹子彈夾手持步槍的青年正快步衝入河岸叢林,在追緝他們的直昇機機槍掃射下,淺灘濺起的水花與水面斑斑點點陽光的畫面裡,我看見如幻似夢的一張回頭的憤怒臉容……這會不會是最後的獵人?能在星光中與神靈合一的最後族人?
相較之下,原始的宗教情感為什麼成為自私、愚昧、盲目乃至於成為禍害世界的元凶?
宗教召喚吸引人或者說是魅惑人心的作用與影響,不但未因生活應用科技進步與科學理性進展而消褪,各宗教信眾反而隨著世局的動蕩與生存環境惡化而人數日益增加。在這大量食物被浪費拋棄而世界某處飢民卻如蟲豸般死去,戒殺生的信眾買來會毀壞生態的各類外來生物放生以求功德,強勢教團挾經濟與政治力優勢,端起一副為人好的面容,要接受其賑濟的災民戒菸戒酒戒檳榔,可是在過健康新生活期待中卻有著最無情的宗教迫害。
我在這邊緣的島嶼小城過著極平凡的安靜生活,每日清出一個個明知造成環境惡化的塑料垃圾,用掉無法再生的能源。生活一遇到低潮或困境,立即有心存善意的親友引介我見某師父或加入某教會某團體,總或明或暗的展示那裡有某種力量可期待。只是,在宗教有著一立則有一破的悖反現象讓我裹足不前。倒是友人引我至其遷入的新宅邸,特地先帶我前往對街的明清之交創設的法華寺。
寺前榕樹綠蔭廣覆,一株夜來香枝幹如掌,闊葉疏落,臨樹靜立,令人安心。其實這是個雨雲濃密的燠熱午後,可是這名寺古,院前碎石子路徑與石板中庭,落葉全無,更無垃圾紙屑了。如此潔淨地令人自歡喜清涼。圍牆邊一株市區難見的原生種苦楝,則是友人給我的歡喜事。彎下來的細枝條,前端幾簇淡紫小花,對著燦燦斜陽,我腦海忽閃出電視新聞畫面裡沒入灩灩水光的南島原住民臉容。宗教?會不會是一場人類的大夢?(人間佛教散文系列全數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