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由學者組成的教改論壇昨日發表新書《圖解你應該知道的12年國教》,台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指出,十二年國教應該分項分階段實施,免學費政策可先推動,新課綱延兩年再推,國中會考也先試辦兩年,並建議教育部應重新思考「先特招再免試」的可行性。
吳武典強調國教免學費是一種權利而非福利,跟免費午餐不同,不宜因政府財政吃緊而設排富條款;特色招生方面,教育部堅持先免試後特召,會讓學生選擇更困難,造成重複選擇及大量缺額的混亂,建議重新考量先特後免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吳武典指出,新課綱想趕在一○三年上路看來已無望,等到新教材、新課本出來已是一○七年,進度過於緩慢,他很擔心十二年國教會重蹈九年一貫課程失敗覆轍,沒新課程和新教材,「適性揚才」將只是口號。
吳武典強調,他支持推動十二年國教,建議分項分階段實施,免學費一定要在一○三年推出,新課綱延兩年,因服務學習、多元學習等超額比序充滿舊式以升學綁教學的思維,反而助長補習,應立即改正。
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則在書中寫序指出,他贊成十二年國教,但反對免試升學,擔心免試升學會造成國家競爭力大幅滑落,對多數的中間程度學生來說,會發現用功、不用功結果根本一樣,失去學習的動力,應維持國中基測。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指出,政府研議政策應該系統性規畫,不是中研院給什麼建議就做什麼,國家教育研究院應發揮智庫的功能,為政策提供建言,而不只是「包工程」做無意義的研究及訂定各項指標。
教育部:虛心接受意見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回應指出,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政策一直沒有改變,各方意見教育部都會虛心接受、進行討論。他表示,十二年國教是以免試為主,如果先特招再免試,一定會有很多學生去考,因此先免試後特招的政策不會改變。
蔣偉寧表示,教育部目前積極進行兩大工程,除國中端活化教學,還有高中職優質化,多數高中職都達到優質,學生就不必去擠明星高中,並希望透過適性輔導,讓學生就近選擇適合的學校就讀。
在課綱方面,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表示,一○三年會配合十二年國教實施,高中數學和自然教科書會微調;其他部分將會統一在一○五年二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