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江蘇財神廟 修復開光迎春

觀琰綜合報導 |2013.02.28
1307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琰綜合報導】在大陸江蘇省淮安盱眙縣,有座五百多年歷史的財神廟,日前舉行修復竣工暨神像開光慶典,廟內彩旗招展、仙樂飄飄,展現喜慶祥和的新年新氣象。

據歷代《盱眙縣誌》記載,盱眙縣的道教歷史源遠流長,曾有近百座道教宮觀,但屢遭戰亂毀損。其中,位於盱眙老城北淮河岸邊的財神廟,始建於明代,原稱火神廟,清乾隆年間改稱財神廟。

財神廟占地約五百平方公尺,總建築面積二百三十平方公尺,由大殿、廂房和院落組成,是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明清古建築群,其屋簷、飛簷、磚雕、柱頭圖案等風格獨特,保留明代文化特色,是極具代表性的古建築文化遺產之一。

自明代以來,財神廟是淮河兩岸百姓求財祈福的重要場所,民俗活動世代沿襲。廟脊頂方形磚上雕刻「厚、生、利、用、民、裕、國、足」八字,正充分體現民眾的美好願望。

二○一一年,盱眙縣委、縣政府斥資人民幣二百餘萬元(逾新台幣一千萬元),歷時近一年的時間以修復。淮安市道教協會孫敏財會長表示,盱眙財神廟是當地繼玉皇宮之後的第二座道教宮觀,此次修復後對外開放,代表了當地道教發展邁入新時期。

盱眙財神廟將以此次慶典活動為契機,開展宗教活動,加強道教文化建設,將財神廟打造成集宗教、文化、旅遊於一體的勝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