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在堂】 趙嘏‧望雁起思

簡文志 |2013.02.24
2506觀看次
字級

趙嘏(音古,約806-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陽人(今江蘇省淮安市),會昌二年進士(一說四年)及第,仕渭南尉。其〈長安秋望〉有句「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杜牧愛其「人倚樓主」句,時人亦稱詠,遂美稱其「趙倚樓」。有《渭南集》。

唐.張為〈詩人主客圖〉論中晚唐詩派分為六主,以白居易為「廣德大化教主」、孟雲卿「高古奧逸主」、李益「清奇雅正主」、孟郊「清奇僻苦主」、鮑溶「博解宏拔主」、武元衡「(瑰)奇美麗主」,趙嘏列入最末一派。

見樸質有味的〈江樓感舊〉詩:「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詩譯獨登江樓,思風飄茫,唯見月光如水,水色綿天。昔日同時玩月者今何在,卻見風景不殊,彷彿從前。

「獨上」,寄寓外在空間寬闊,內心空間卻是瑟縮,「江樓」獨登催化幽情單緒,拔高寂寞視野;「渺然」漫延孤寂的平面,在上下四方空間中唯我一人,卻是小我一人;月、水以疊字構成迴環反覆的頂真格,俐落空間的潔淨感。

前二句思不得見者,乃是「同來」者何去,當初同來的目標是「望月」,有鄉關何處、天涯漂泊之浪愁,「依稀」、「去年」有人情稀疏落寞的感慨。

望月出自晉.王嘉《拾遺記.後漢》:「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縛麻蒿以自照」;唐.張九齡有名詩〈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趙嘏〈江樓感舊〉意境頗契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另見〈寒塘〉望雁起思:「曉髮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詩譯初晨水畔梳髮,坐觀水塘,秋色微寒。鄉愁正此無限觸引,歸意卻如迴雁高翔。

前二句寫日常秋景,臨水梳髮的動態美感,正足以勾勒寒塘見秋的美學效應。深秋是離別愁思,關涉「鄉心」起落,亦有天涯宦行,偃蹇困頓人生的寫照,澤畔洗濯,攬水成鏡,處境定非華榮;後「一雁度南樓」是雁歸人別,歸思益急,相形對比更顯形單影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