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看準年輕人對影片的接受度比文字高,國史館要用紀錄片讓年輕族群認識歷史。國史館館長呂芳上希望每年籌拍兩部紀錄片,題材包括抗戰史、國父晚年足跡和台灣的社會變遷等。
呂芳上表示,國史館希望每年拍攝兩部紀錄片,並在三年內拍出內容充實的抗戰史,利用影視史學方式,將歷史帶給民眾。
拍攝這些紀錄片,需要大量史料與畫面,呂芳上說,有些主題因為缺乏畫面,製作有困難,所以籌拍紀錄片會盡可能利用館內史料。
呂芳上表示,紀錄片若配合節日會更有意義,例如民國一百零四年是國父孫中山逝世九十周年,也是一百五十歲冥誕,很適合推出與國父有關的紀錄片。
他說,孫中山晚年曾北上北京,思想對北方產生很大的影響,這種題材就很適合作為紀錄片主題。呂芳上表示,雖然已有人拍攝孫中山紀錄片,但從相同主題重新找到切入點,也是國史館籌拍紀錄片的方向之一。
除了抗戰史或國父等主題,呂芳上說,在台灣有很多值得紀錄的部分,例如五○年代台灣走向民主化的社會變遷很適合討論,還有台灣發生、撲滅過的疾病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