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五月六日舉行「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獲新北市文化局通過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本報板橋訊】新北市文化局日前審議通過「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新莊保元宮─弄過火」成為新北市第七、八項「無形文化資產─民俗」。新北市已有平溪天燈節、野柳神明淨港、淡水三芝八庄大道公輪祀、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祭典、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聖誕祭典、土城大墓公中元祭典等六項「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文化局表示,淡水清水巖位在淡水區清水街八十七號,主祀宋朝福建安溪清水祖師,是居民共同信仰;正殿東廂奉祀的蕭府王爺,是淡水初期苦力祭拜對象;西廂奉祀的西秦王爺即唐明皇,被尊為戲曲祖師爺。
傳說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清水祖師神像出巡石門,在港邊顯靈落鼻示警,村民驚相走告,人人離家圍觀時發生地震,全村屋毀卻無人傷亡。清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法軍進犯淡水,村民深信清水祖師顯靈助戰敗法軍,光緒帝還敕贈「功資拯濟」匾額。
另日據時期淡水發生瘟疫,經清水祖師遶境解除,此後每年農曆五月五、六日兩天的暗訪及遶境,各大宮廟、獅陣及軒社等陣頭盡出,連續兩天交通管制,家家戶戶備香案迎駕、邀親友返鄉吃飯,成為一大盛事。
位於新莊區中正路一百四十三號的保元宮,建於一七七六年,主祀池府王爺及中壇元帥(李哪吒),農曆六月十八日池府王爺誕辰前一天、九月九日中壇元帥誕辰前兩天都辦遶境,並在農曆九月九日舉辦過炭火儀式(當地稱「弄過火」),洗滌神明周遭汙穢及添威靈,達到除穢解厄。
保元宮過火儀式頗具特色,炭火堆成山錐形,撒上檀香粉而非鹽米,經敕符、讚誦、安五營、念咒,再跪拜請觀世音菩薩、雪山聖者以甘露水和雪霜壓降烈焰,成員快速踏火堆而過,最多不超過三次。參與弄過火的成員都是純義務,須有虔誠信仰,前一個月就晚間集訓學咒語、操作法器,到廟前須先在家沐浴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