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擊案發生地附近豎立了二十七個天使像,象徵二十七名槍擊血案罹難者。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十六日到康乃狄克州新鎮(Newtown)出席校園槍擊慘案守夜儀式,慰問受害家庭。這是歐巴馬任內第四度出席槍擊案悼念儀式,美國媒體用「癒療統帥」形容歐巴馬。
歐巴馬在二○○九年出席德州胡德堡軍營槍擊案悼念活動,二○一一年和今年親往亞利桑那州土桑和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向槍擊慘案遇難者家屬致哀,歐巴馬以總統身分表達慰問,不過悲劇連年重演,槍枝管制立法在強大壓力之下一直躺在國會,八年沒有動靜。
《華盛頓郵報》用「癒療統帥」形容歐巴馬連年在鏡頭前感同身受的安慰家屬和受創的社區,但他從未強調槍枝管制問題;不過,這次白宮受到強大壓力,必須面對更嚴格的槍管立法訴求。
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政府管治研究主任威斯特指出,如果現在不討論槍管立法,要等到什麼時候?
美國社會強烈要求槍枝管制,然而,反對者在傷痛時刻全數保持沉默。媒體向擁槍遊說團體「全國步槍協會」(NRA)和多名反對槍管的聯邦參、眾議員發出節目邀請,全數沒有回音,十六日上午的談話節目,只見贊成管制的政治人物出席。
國家廣播公司(NBC)周日政論節目《會晤新聞界》執行製作在推特指出,製作單位向三十一名公開支持擁槍議員發出通告,沒有任何回音。
紐約市長彭博十六日再度公開呼籲歐巴馬應將槍枝管制列為施政首要目標,不然未來四年死於非法槍枝之下的美國人,會跟在越戰期間一樣多。彭博表示,現在是總統站出來領導槍枝管制的時候,總統應該告訴全國該怎麼做,而不是問國會打算怎麼辦。
紐約市這個周末的槍枝回購數量超過往常,光是十五日,位於布魯克林區的兩間教堂就回收了至少一百三十四支槍,不少主動繳出槍械的民眾都是有小孩的家長,不希望見到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
而加州舊金山和奧克蘭警察局十五日以現金回購了近六百支各類槍械,遠多於往年;奧克蘭回購點大排長龍,隊伍長約三點二公里。民眾繳回的槍枝每支可換現金二百美元,這項活動是由奧克蘭「青少年崛起」非營利組織與警察局合辦,至少辦了二十一年,今年成效特別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