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學生創意屢屢在世界發光,為獎勵在國際獲獎學生,教育部昨日頒獎給今年參加國際設計競賽獲獎學生;今年獲獎作品是歷年最多,其中今年才在德國iF獎獲得優勝及獎金四千一百歐元(約新台幣十五萬元)的台灣科技大學學生李至軒,昨日再度以作品「漂浮棧道」,獲得教育部頒發二十五萬元獎金,成為最大贏家。
教育部昨日舉辦「一○一年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頒獎」,頒發獎狀和獎金給參加國際藝術和設計類得獎學生。教育部表示,今年共二十二校九十六件作品獲獎,得獎作品是歷年最多,頒發獎金三百三十萬元。金獎可獲新台幣二十五萬元、銅獎可獲十萬元,優選及入圍可獲五萬元。
台科大李至軒是今年唯一金獎得主,他今年以「漂浮棧道」獲得德國iF概念獎優勝,再加上教育部頒發的二十五萬元獎金,合計約四十萬元,他說,要當做去米蘭工業大學交換半年的生活所需。
李至軒設計以聚氯乙烯當浮島材料,將浮島連結成棧道可飄浮在水庫上,不僅能行走,還能幫助淨化水質。李至軒表示,漂浮棧道上除可植草,也可作為水上走道、水上舞台,搭配電管,還可提供夜間照明功能,民眾參觀水庫可以直接走在棧道上,欣賞跟湖邊不一樣的風光。而棧道每平方公尺約可乘載三百二十公斤的重量,未來如果將棧道模組化,成本可以更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