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凱平(安睿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政府宣示將全面改革各種社會保險的退休金制度,希望能解除退休基金在財務上將會面臨的困境。此事攸關廣大群眾的權益,當然引起各界的諸多討論和意見。相信大家都能認同,在人口結構的變化下,國內社會保險在退休金的財務結構上,是真的面臨到很大的挑戰,改革勢在必行,接下來的只是該如何調整的問題。基本上我還是抱持正面的態度看待此事,因為至少是提前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
把退休基金的問題對照到個人的財務上,其實道理是一樣的。簡單地說,就是現在支出多,未來結餘就少;不是痛苦現在,就是痛苦未來。這中間存在著一種抵換(trade-off)關係。是要犧牲現在的生活品質,換取較好的未來生活?還是寧可現在多享受,但延長工作的時間?很多時候,理財就是在各種抵換關係之間做選擇。
抵換的選擇沒什麼好壞之分,只有各種不同選擇下的代價和結果。重要的是在面對各種選擇的時候,我們對於結果是不是有充分的資訊和足夠的了解,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當然理財不是那麼單純,只有「現在花」或「未來花」這樣簡單的翹翹板選項,而是充滿了許多不同的影響因素。舉例來說,投資風險和投資報酬之間的抵換關係,就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CalPERS),是世界上最大、管理最成功的退休基金之一。在金融海嘯的二○○八年,我們的公務員退撫基金幾乎沒有投資虧損,而CalPERS的年度投資虧損將近三成。但過去十年來,退撫基金的平均投資報酬率僅有1.86%,CalPERS則是每年7.7%。退撫基金面臨財務困境,CalPERS沒有。我相信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的成功,應該有很多其他制度設計上的因素,但是良好的長期投資報酬率,絕對是它不需要面臨財務困境的重要原因。這也是我們前面所提的抵換關係:該忍受合理的投資波動風險,以求取良好的資產運用效率?還是只追求投資的安全穩定,而獲取沒有效率的低報酬?
把所有理財上的抵換關係找出來,把所有的選擇和結果整理清楚,以協助消費者做正確的理財決定,這就是理財規畫。理財規畫不但要做,而且要盡早做,因為一開始的方向若是錯了,後面的調整和改革就是困難且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