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東南亞國家最近頻傳勞工要求加薪的抗議活動,最新一起是印尼首都雅加達五日的抗議,《華爾街日報》報導,東南亞國家依賴便宜工資推動成長的模式還能維持多久難以預料。東南亞國家政府要保持出口擴增,同時要促進民眾收入成長以拉拔中產階級,在調薪方面左右為難。
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最近都調整基本薪資安撫民心,印尼雅加達地區調幅更高達百分之四十四。勞工當然希望薪水愈高愈好,但東南亞國家政府必須考量通膨的問題。
經濟學家表示,調高基本工資應該不會嚴重傷害東南亞的競爭力或經濟成長,不過,勞力密集產業廠商已經警告,工資上漲將引發投資出走潮。有些廠商說,不想再增加聘雇。
東南亞國家夾在亞洲兩大新興經濟體中國和印度之間,東南亞國協(ASEAN)十個國家的總人總數超過十億,每年GDP(國內生產毛額)總額近二兆美元、超越印度。大部分東南亞國家今年成長率優於印度,勞工團體因而要求分享更多自己辛勞換來的獲利。
泰國今年調漲七個省的基本工資,其餘地區預定明年跟進。馬來西亞預定元月在全國實施基本工資制度。即使是長期孤立、最近才比較開放的緬甸,也考慮立法規定基本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