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談因說果——生命中的因果探微 (十七)

慧開法師 |2012.12.02
1850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南華大學代理校長、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慧開:「大多數人一聽到『無常』兩個字,就直覺認定它要表達的『一定』都是負面的,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與成見。當然,無常『通常』是用來指涉負面的事物或現象,比方說,當聽到親朋好友發生意外或遭遇不幸,我們多半會不自覺地感嘆:『啊!人生無常!』但反過來講,如果有人中了彩券或樂透的巨額獎金,等於是得到一件『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種難得稀有的事情,您有遇過嗎?您所知道的親朋好友當中又有哪個人遇過呢?如果真的有這種事情,您會怎麼說呢?」

譚生:「我懂您的意思了,您一定會說:『哇!人生無常!』您這個說法真是透徹!中了巨額彩券或樂透,這種可遇不可求的事,的確也是人生的一種無常啊!聽您這麼一說,如果我的了解不錯的話,『無常』也同時可以指涉正面的事物或現象。更廣義地來說,『無常』就是『測不準』,所以跟事情的好壞無關,既可以包含負面、也可以包含正面的事物或現象。」

慧開:「您說得好極了!『無常』即是『測不準』,『測不準』即是『無常』。如果宇宙人生不是『無常』而是『恆常』的話,那麼世間的一切就沒有變化了,或者說雖然看起來好像有變化,而其實只是一種機械式的運轉,就像是鐘表一般固定模式的循環,有變等於沒變。」

譚生:「我了解您的意思了,那就像是您之前說的牛頓宇宙觀,宇宙雖然不斷地在運行,但只是周而復始、一成不變地運行,整個世界就像是個巨大的機器,而我們每個人只是其中一個小螺絲釘或小零件,雖然整部機器——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不停地在運行轉動,但是模式千篇一律,如果我們的人生就像是這樣子,那太可怕了,我會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慧開:「沒錯!在那樣子的世界裡面,既不存在『落伍』,也不存在『進步』;沒有破壞和毀滅,當然也就沒有創造和發明;既不能汰舊,也不能更新,您能夠想像,在這樣的意味下,那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呢?」

譚生:「如果真的是那樣子,那可不是普通的可怕,而是極度恐怖的世界,我的感覺是『毫無生機、了無生趣、一片死寂』。」

慧開:「是啊!如果這個世界是『恆常』的,而不有『無常』的話,那麼整個宇宙人生就一點『轉機』都沒有了,當然也就沒有什麼『生機』可言了。」

譚生:「經您這麼一分析,我現在可是徹底了解您所說的:『無常』和『測不準』當中蘊涵了生命的『生機』與『轉機』這個道理了。」

慧開:「所以我推測,您現在不但不再害怕『無常』和『測不準原理』,反而慶幸、甚至開始喜歡『無常』和『測不準』了,您說是不?」

譚生:「還真的都讓您給說中了,小時候我一聽到『無常』兩個字,就會聯想到民間傳說陰曹地府裡的『黑白無常』什麼的,怪可怕的。現在呢……不但不怕,還要擁抱生命中的無常。謝謝您的提點和啟發,我終於了解到無常的奧義了,開始覺得生命中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轉機』,即使未來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甚至於失敗,我也會懷抱著希望來面對問題。」

慧開:「您說得太好了!所以您現在一定不會認為佛教講『無常』是一種『消極、悲觀、厭世』的說法,是不?」

譚生:「那當然,我對『無常』的理解已經徹底更新了,我現在認為佛法講『無常』,不但不『消極』而且很『積極』,不但不『悲觀』而且很『樂觀』,不但不『厭世』而且很『入世』。」

慧開:「的確如此!更明確地說,『無常』既不偏於『悲觀』,也不偏於『樂觀』,而是一種『實觀』。世間相本來就是無常,本身並沒有『悲觀』、『樂觀』之分,而是芸芸眾生誤把自己主觀對『無常』的成見投射到世間相上,才產生了觀點上的正反面差別。」

譚生:「喔!我了解了,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超越正反兩邊,而『如實地觀照』世間的一切。」(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