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很珍惜與詳的這段第二春,所以生活上種種的齟齬,總能溝通解決。他們決定不生孩子,因宥的健康狀況欠佳,勉強懷孕恐怕很傷身且危險。宥的女兒芸今年念高一,她極力想方設法使兩個生活背景南轅北轍的「父女」盡快拉近距離,因為婚後同住一屋簷下,彼此都得重新適應,而不論飲食、作息或生活習慣都需要互相體諒,個性上的磨合更是挑戰。
一日,宥帶著無奈告訴我,芸買了可口的手工餅乾回來分享,詳不但不領情,甚至數落芸亂花錢,說是彩券行生意難做,齒模的工作利潤也愈來愈差,希望芸以後不要再買這些零嘴,要把錢花在正當用途。宥很心疼芸被誤解,其實這是芸示好的一種表現。
婚後已兩年,芸仍未開口稱呼詳一聲爸爸,宥當然也知道要孩子承認繼父是件不容易的事,她很難勉強。芸雖不喊爸爸,但從他們的日常對話可以看得出來「父女」兩人的關係應該不差。或許芸漸漸的打從心底認同這位父親,只是嘴上不說。芸的心思細膩、善於察言觀色,知道詳對她們母女是真心誠意,因此偶爾藉故順道帶些小點心共享,也是希望三個人更像一家人。
在單親家庭長大,對芸一直有虧欠心態,讓宥更加小心三人間的互動,力求平衡。宥勸詳,孩子總有一天會離巢,在他們還願意陪在父母身邊,甚至願意拿零用錢買東西和家人共享時,應當珍惜;莫因小失大,傷了和氣。芸是一位早熟懂事的孩子,在宥的殷殷叮嚀與期盼下,相信有朝一日,她會願意叫詳一聲「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