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的竹子 上

劉春城 |2012.11.14
1202觀看次
字級

1. 重回校園

民國八○年代初,我應聘到佛光山上的普門高中任教,之前在台北從事專業寫作,出版了五、六本書,由於晝伏夜出的寫作,把身體弄得支離破碎,再寫下去命都要休掉,因而亟思回歸山林,找個自小生長的鄉野之地重建新生活,這對落溷城市的現代人愈來愈像回不去的田園美夢,即便動了念,卻可能永遠無法實現。

這時新識的文友陳文詮兄問我,想不想到南部來教書?隨即熱心為我引見當時普門中學副校長慧傳法師,因年輕時在公立高中教過十幾年,我那張師大出身的教師證也還管用,經過簡單試教,這麼輕易的,我又回到了校園教學的本業。

雖然鄉居生活我不陌生,教書工作也還駕輕就熟,但中年轉業也不簡單。台灣詩人作家在各大中小學教書比率特高,是因專業寫作謀生不易,當老師才是正業,寫作只算副業,我專業寫作又當過老師均超過十年,深知兩者生活方式諸多不同,自己都沒把握是否能重操舊業?故上上佛光山的第一年我接兼任聘約,每星期先來上兩天半的課試試看。



2. 南來北往的日子

這一整年期間,我每周日半夜一點多從台北乘國光號南下,到高雄車站天還沒亮,再搭公車搖搖晃晃來到山上,稍事休息正好趕上學校升旗,一年中坐車裡五、六小時,汽車達一百趟,說不上千里迢迢,一來一回起碼也有六百公里以上,可說相當辛苦。

但我南下心意已決,這非關改行,而是生活方式的重大抉擇,我每星期仍高高興興準時來去。一年後校長王廷二先生要我轉任專職,還為我覓屋,租在佛光山南方離校不遠的九曲堂蓬萊山莊定居。

我把家小攜來長住,不料教了半年就辭職,不是對南部環境和學校工作不適應或不滿意,更非貪台北寫書的一點虛名,不甘寂寞想搬回去,純粹是長期寫作一時難以完全切割,還有些拖拖拉拉的邀約和書債必須償還,直到兩年後又出版兩本新著才二度回到普中教書。我南來北往一百趟共三萬公里也沒白費,當了一輩子的孫悟空,最後到底還是回到了佛光山,而且做到十多年後告老退休。

3. 第一首四言詩

初來時忙著搬家、整理,稍事安頓後,我每天騎摩托車到學校上班,同時開始粗略認識工作和居家的整個自然大環境,很快看出亞熱帶南台灣的特殊風情。

既無法同時得兼教職和寫作,我決定專心教書,一個字也不寫,但到底是大半輩子讀書、教書、寫書之人,偶爾作個短詩聊以寄慨總可以吧?以前自認並無詩才的我,出了幾本小說、傳記和評論之後,居然作出第一首最古老的四言詩,白描初來南部的直覺印象並自況,用手掌般的毛筆字寫在書房大窗簾布上:



新來久堂

花喧日煖

草木暢悅

清風送爽

念我半生

漂泊轉篷

橐書簪筆

隨遇以安

天可客寄

人思壽康

從今以往

野闊地寬



有一天家裡來了貴客,是台北《文訊》雜誌總編輯(現任社長)封德屏小姐,看了這首現代古詩,這位博士名編竟表示相當喜歡,她特別看中「花喧日煖」那個「喧」字,女生愛漂亮,花朵也可以綻放到群芳競豔眾聲喧譁的地步,我不誇張,只是白描,你沒看過南部隨處可見的各色九重葛、仙丹花、扶桑花,可以開到一整地花枝亂顫三八阿花似的盛況,你就不算來過南部。

我自己比較喜歡最後那四個字,和台北高樓連雲的水泥叢林比較,南台灣給我最初也最巨大的影像就是野闊地寬。

4. 鄉間小路

生活體驗是經年累月,一點一滴慢慢累積的,最初印象之後,我漸漸認真深入周遭一切自然風物。佛光山北方有旗山、美濃、十八羅漢山,向南是居家的九曲堂、舊鐵橋及高高屏的遼闊地區,東邊緊鄰著下淡水河──南部最大的高屏溪,與彼岸屏東平原遙遙相望,西邊則是一脈綠色山丘,佛光山就在它東北角凸出處,夕陽山外,每見一輪海峽落日近在眼前,似比北部淡水河海及觀音山上所見更大更圓,大概是空氣較為明淨之故,這才明白我是來到如何的一座佛門大山。

此地雖無崇山峻嶺,卻不乏脩竹茂林,站在山上極目四眺,更有「東望夏口,西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的威勢,世間勝景幾被古人寫盡,不必複製,總還有野闊地寬的空間容我們遇合和邂逅,這大概就算有緣人了吧!

初來那幾年,我走遍了百里內外所有名勝,美濃畫家徐君鶴兄又常帶我探訪荒郊野外不為人知的精采小景,自己到處亂闖,時有驚奇的發現,但總不如上下佛光山之間就近處體驗的深切,人在此地工作,佛光山才是我的生活中心,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忙,每周兩夜還得看住校生晚自修,在校時間較多,更添了親近;我最驚訝的發現竟在大佛下不遠的一個小小村落,村落中那一段三、五公里的鄉間小路,來往十多年沒有感覺,直到退休前一年才歡喜惜緣與它同行,說來亦堪稱神奇。

前十年為了趕路上班,每天從住家出發,我都走筆直的四線道新路,沿途屋舍不多,隨時有砂石車飛揚而過,到學校約十八分鐘,我知道百公尺外只有一條平行的舊路,也走過幾次,需多 耗三數分鐘蜿蜒,看來顯得寬敞而寧靜,兩旁散布著居家、田地、市集、店鋪、兵營、農會、倉庫等等,大人小孩遊憩其間,雞犬牛隻在馬路上閒步,一幅安詳自在的農村景象。

我路過的這天早晨天氣晴朗,正值二三月早春,金黃色的春陽閃閃發亮,兩排粗壯的細葉欖仁正萌出嫩葉,如煙似夢十分精緻,路外農地有鳳梨田、荔枝園、檳榔竿、椰子逢春各自開花,各種果樹花香奇妙地混合在空氣中,我嗅出了荔枝的軟甜、檳榔椰子的輕咧,加些泥土芬芳和其他無法分辨的氣味,就在此刻發生了奇妙的化學變化,竟沁出陣陣咖啡奶香撲鼻而來,我停車深深呼吸,還是那個味道不錯,或是當天起床難得喝了一杯咖啡的緣故?但我已好久不喝改飲清茶,一時間醺醺然沉醉在這股綜合果香中,周邊景物隨之改觀。一個交通規畫良善的社區,有清潔美麗的自然環境,自信自主的產業條件,人民快樂健康,還有各種三八阿花可看,聞得到個別和綜合的花果飄香,單一樣都沁人心脾,加起來憑你想像,這不就是近乎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的縮影嗎?(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