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映禎台北報導】由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一屆「聖嚴思想與當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昨日舉行,邀請包括中研院院士楊國樞、王汎森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教授于君方等多位中外學者一同探討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思想與著作。
楊國樞建議漢傳佛教應做更深入的本土化,融合儒家文化做更實用性的契合,並將成果推行到世界各個文化圈。于君方則從歷史的研究層面分析佛教之所以可以成為「中國的佛教」,因為佛教不僅具包容性,更以人為本,發展出人文關懷的精神,而聖嚴法師以文學、學術研究及弘法等行為來展現其知性與感性的一面,故其許多的著作可以成為學者研究佛學的基礎。
研討會並分別從佛化教育、精神醫學、心理健康及文學等作跨領域的研究,進而討論聖嚴法師的思想與當代社會的關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