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近日決定將福徵寺列為自治區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及時予以維修,確保其完好無損。
福徵寺坐落於包頭市東河區,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是當時包頭嘎查(村)的第一座古寺,也是土默特蒙古族巴氏家族的家廟,距今有三百年歷史。
福徵寺為藏式結構,分上下兩層,青磚青瓦,古樸莊嚴。樓底為經堂,正中供奉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塑像,前堂供奉藏傳佛教祖師宗喀巴塑像,還有可供多名喇嘛誦經的坐床。逢年過節,巴氏家族都會齊聚福徵寺,舉辦遊牧民族的春祭和秋祭等宗教活動。
福徵寺過去一直為包頭市蒙古族、漢族、滿族等民族的民事、經濟貿易、官司糾紛等議事和裁決中心,為此,內蒙古決定將其列入自治區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指定包頭市文化部門加強管理,對局部進行及時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