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育專家強調,父母要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情,順應他們的興趣,孩子的天賦自然能隨之發展。但說歸說,做歸做,有多少父母能看出孩子興趣的價值之處,順應其發展,而不是扼殺?
有個日本小男孩,很喜歡蒐集動物糞便,且對動物糞便非常了解,一般父母可能認為,這算什麼興趣專長,說出去,不笑死人才怪!但男孩的父母不覺得丟臉,還進一步協助孩子發展興趣,買顯微鏡讓孩子研究,教導他如何透過顯微鏡觀察。男孩把每天撿到的動物大便放入顯微鏡中觀察,幾年後,成了有名的細菌學家。
「台灣之光」吳季剛從小就喜歡玩芭比娃娃,還幫娃娃做衣服,一般人可能會大聲喝斥:「男孩子玩什麼娃娃?這麼娘娘腔!」然而,吳媽媽卻讓兒子順著興趣發展。
吳季剛受到別人訕笑,吳媽媽不但給予最堅定的支持,還四處尋找好老師,讓兒子學習裁縫、打版等服裝製作技巧。大學四年級時,吳季剛就舉辦了第一場個人服裝發表會,現在,他更是擁有自己品牌的設計師,在國際時尚舞台發光發熱。
不管孩子喜愛的或擅長的事情有多小、多麼讓父母覺得奇怪,請用不同眼光仔細端詳吧!只要能看出其中的價值,當孩子的伯樂,協助孩子發展,有一天,父母會以孩子的成就為榮!
(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