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賤民紛紛轉信佛教、基督教

觀梔 |2006.10.17
885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梔綜合外電報導】印度中部最大城市那格浦爾(Nagpur)十四日約有十萬賤民,舉行大型集會,紀念印度賤民權利領袖、學者安培克(Ambedkar)皈依佛教五十周年;同時舉行大型改變信仰儀式,有數千人參加皈依,數百名印度教「賤民」達利特人集體轉信佛教或基督教,以擺脫種姓制度的不公。

最近在印度各地還將舉行一系列類似的儀式。據觀察,這可能是印度賤民改變宗教浪潮的開始,印度幾個邦已立法對達利特人信仰其他宗教加以限制。

印度種姓制度源自印度教,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印度教把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最高等級是婆羅門,其次是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被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又稱「達利特」,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

據估計,目前印度有一億八千萬賤民和七千萬部落民,傳統上處於社會最底層,受到壓迫,從事最骯髒、最危險的工作,他們只能居住在村外,或指定的地域,不能和其他四個等級的人使用同一水井,甚至無權進廟拜神;而羅門階層占不到印度教人口的五成。

雖然印度憲法六十年前就明令禁止歧視低種姓人,但是達利特人迄今仍然倍受歧視。例如,只能從事掃地、掃廁所、處理屍體工作、孩子在學校必須單獨吃飯等。
根據最近在十一個邦,五百六十五個村莊進行的調查顯示,多達三成八的公立學校在吃飯時,將賤民子弟隔離;有二成的學校,賤民子弟,不准與同學飲用同一水源。

一九五六年,「賤民」出身的安培特,帶領數千追隨者轉信佛教,抗議種姓制度,從此,改變信仰對賤民而言,是他們逃避印度社會中長期存在的種姓歧視的唯一途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