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梔綜合外電報導】印度中部最大城市那格浦爾(Nagpur)十四日約有十萬賤民,舉行大型集會,紀念印度賤民權利領袖、學者安培克(Ambedkar)皈依佛教五十周年;同時舉行大型改變信仰儀式,有數千人參加皈依,數百名印度教「賤民」達利特人集體轉信佛教或基督教,以擺脫種姓制度的不公。
最近在印度各地還將舉行一系列類似的儀式。據觀察,這可能是印度賤民改變宗教浪潮的開始,印度幾個邦已立法對達利特人信仰其他宗教加以限制。
印度種姓制度源自印度教,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印度教把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最高等級是婆羅門,其次是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被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又稱「達利特」,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
據估計,目前印度有一億八千萬賤民和七千萬部落民,傳統上處於社會最底層,受到壓迫,從事最骯髒、最危險的工作,他們只能居住在村外,或指定的地域,不能和其他四個等級的人使用同一水井,甚至無權進廟拜神;而羅門階層占不到印度教人口的五成。
雖然印度憲法六十年前就明令禁止歧視低種姓人,但是達利特人迄今仍然倍受歧視。例如,只能從事掃地、掃廁所、處理屍體工作、孩子在學校必須單獨吃飯等。
根據最近在十一個邦,五百六十五個村莊進行的調查顯示,多達三成八的公立學校在吃飯時,將賤民子弟隔離;有二成的學校,賤民子弟,不准與同學飲用同一水源。
一九五六年,「賤民」出身的安培特,帶領數千追隨者轉信佛教,抗議種姓制度,從此,改變信仰對賤民而言,是他們逃避印度社會中長期存在的種姓歧視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