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芹綜合外電報導】江蘇省泰州市淨因寺,日前舉行重建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這座結合現代與傳統的建築,重現淨因寺的文化氣息。
泰州淨因寺又稱南天滋廟,始建年代約在五代宋初年間,清朝雍正皇帝曾為該寺書賜寺名匾額「淨因」,因而得名。一九四七年,淨因寺創辦淨因佛化小學,但隔年因校舍駐軍而停辦。一九四九年以後寺僧逐漸走散,一九五一年寺中佛像逐步被毀。文革期間,寺址改為原泰縣種子站。
一九九○年代末,原在淨因寺披剃出家的了中法師,回泰州市禮佛,驚見淨因寺已成工廠廢墟,殿宇殘破不堪,佛像毀壞不全,痛心雅靜清幽的佛寺,以及有上乘藝術價值的羅漢塑像,消失在時代的動亂裡,遂發大願重興祖庭。經市政府批准,二○○一年四月,淨因寺在舊址奠基重建,歷經五年落成,本月十日舉行開光大典。
重建過後的泰州淨因寺為五層樓高建築,一樓為餐廳與業務用房;二樓、三樓為大雄寶殿,周圍建有廂房,分別為圖書館、閱覽室、寮房及辦公室等;四樓為多媒體現代化講堂;五樓為佛教文化立體展覽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