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花岡一郎後代子孫將屋子奉獻給霧社教會,但四年過去了,仍無法改建成新教堂,後方綠色建築為舊教會。圖/李承穎
【本報南投訊】南投霧社基督長老教會是仁愛鄉最早興建的教堂,也是仁愛鄉的信仰中心,但如今卻破舊不堪。最近花岡一郎後代子孫將房子奉獻給教會,希望能建成新教堂,當作霧社事件觀光的地標,卻因經費不足,只能任由荒廢,盼外界能協助。
霧社教會一樓有許多發霉的家具,二樓的家具都很老舊,廁所也年久失修,雖然硬體設施破舊,但教友仍開心的在此唱詩歌、做禮拜,很難想像,這裡曾是仁愛鄉的信仰中心,也是第一個成立的教會,外頭有當初興建的石碑,一旁的紅色磚瓦建築還是抗日烈士花岡一郎子孫的房子。
教會傳道士唐頌恩表示,民國五○年代,霧社當時還沒有教會,當地信徒輪流在長老家聚會,直到埔里牧師羅文福,一九六三年在現在仁愛鄉公所附近租借竹屋,作為簡易的禮拜堂,但是附近環境非常吵鬧,才與當時議員高永清(花岡一郎後代)妥協換地。
「花岡一郎在霧社事件時自殺,他的妻子帶著遺腹子住在教堂旁邊,四年前,花岡一郎的曾媳婦潘美信搬到埔里,將房子以低於市價奉獻給教會。」唐頌恩指出,原本計畫要將這棟房子建成新的教會,但會保留日式紅色磚瓦建築與舊式屋簷,裡頭會展示花岡一郎的生平事蹟,或是霧社事件的歷史紀錄。去年電影《賽德克巴萊》上映時,教會本來想修繕,開放給外界參觀,但是請人來估價,光是修繕就要五百萬元以上,礙於經費龐大,只好作罷,任其荒廢。
基督徒林桂仙說,雖然信眾在教會很快樂,但是現在一樓完全無法使用,舉步維艱老人家都得爬到二樓做禮拜,因教會空間也不夠,根本無法接待外來教會的信眾。「這裡真的很需要外界援助,若能將花岡一郎的屋子改建成功,結合霧社事件,對當地的觀光有很大的助益,但是金額很龐大,希望大企業能夠伸出援手,讓仁愛鄉的信仰中心能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