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鈔靠不住 各國提高黃金儲備

 |2012.10.22
123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愈來愈明顯,黃金正成為最新的全球儲備貨幣。從美國到歐洲,各國央行持續、積極買進黃金,投資人也紛紛出手,黃金需求有日益熱絡之勢。

黃金多熱,價格的可觀上升就是最好的說明。以美元計值的話,黃金在第三季上升百分之十一點一,在第三季結束的一年裡勁揚了百分之十六。在所有最大的黃金持有國裡,黃金的表現幾乎都優於股市。

市場觀察(Market Watch)網站報導,當今十大黃金持有國依序是美國、德國、義大利、法國、中國大陸、瑞士、俄羅斯、日本、荷蘭、印度。

報導並分析了各國的GDP和黃金持有量的關係。有點令人意外的是,好幾個GDP大國不必然是黃金持有大國。兩個小國,即荷蘭和瑞士,居然是主要黃金持有國。

英國的GDP有二點四三兆美元,是世界第七大,其三百一十點三公噸的黃金持有量卻在全球排十七名,而且只占其外匯儲備百分之十五點九。英國銀行是不是不重金而重銀?

另一個引人注意的是巴西,GDP有二點五兆,是全球第六大,卻只持有全球排名第五十二的三十三點六公噸黃金,是其外匯儲備的百分之零點五。

國際貨幣基金(IMF)是第三大黃金持有者,有二千八百一十四公噸。歐洲央行(ECB)以五百零二點一公噸次於印度的五百五十七點七公噸。

最近大買黃金的國家有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和吉爾吉斯,土耳其甚至規定境內商業銀行提高黃金儲備率。

大量持有黃金,原因各國不同。例如中國大陸,持有巨額美國國債,必須持有足量的黃金等硬資產,以利維持人民幣盯緊美元。人民幣匯率如果浮動,更要硬資產。二○○三到二○○九年,中國大陸的黃金持有量增加約四百五十四公噸,未來數月將調整其持有量,可能是再度調升。

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顯示,積存黃金的兩大助力是低廉的借款成本以及金融市場的支撐。黃金不再只是一種通膨避險工具,在貨幣貶值風颳遍全球的今天更是一種關鍵自保利器,即使消費者物價相對穩定。

債券殖益率處於歷史低谷,股市震盪則令許多投資人心驚,黃金愈來愈明顯是真正的避風港。

報導指出,主要央行正在收購數以兆計美元的紙面(金融)資產。世界黃金協會說,研究顯示,貨幣供給量百分之一的改變,在美國、歐洲、印度和土耳其分別推升金價百分之零點九、百分之零點五、百分之零點七、百分之零點零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