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大醫院食道癌病友會昨天成立,出席病友清一色是中年以上男性,絕大多數患者年輕時抽菸、喝酒、吃檳榔,步入中年,因吞嚥困難、腹痛等症狀,發現罹患食道癌。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指出,台灣嚼食檳榔人口增加,男性食道癌和口腔癌死亡率節節上升,食道癌死亡最年輕死亡病患二十五歲。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曾屏輝說,世界衛生組織二○○九年資料,中國大陸、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菲律賓、美國、澳洲等地,一九九○年後,食道癌死亡率均呈下降,唯獨台灣從十萬分之七上升到十萬分之十。
台大和義大醫院的研究顯示,食道癌和口腔癌的病人很容易得第二種癌症,食道癌病人百分之十未來會罹患口腔、下咽、舌頰等部位的頭頸部癌症;頭頸癌的病患也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會罹患食道癌。
李章銘說,每天嚼十顆檳榔十年,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增加二到三倍;每天抽一包菸十年,機率也增二到三倍;菸酒加檳榔,食道癌罹癌機率增加二十到六十倍。
李章銘和曾屏輝說,當吞嚥困難、疼痛、聲音沙啞等症狀出現,食道癌已非早期,只能開刀、化療及放射線治療;早期診斷利器是上消化道胃鏡檢查,早期沒有淋巴腺轉移時,透過內視鏡治療,例如黏膜切除、光動力治療等,可達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