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是一隻三歲左右的哈士奇,由於食欲變差、不停地發燒,先前已經在桃園的動物醫院做過治療,但是情況沒有改善,因而轉來台北就診。
我們幫白雲做了一些檢查,發現牠體溫高達四十一度、血紅素偏低、血小板有減少的趨勢、球蛋白略高,同時也出現黃疸的症狀,由於是幾天內發生的急症,我們懷疑傳染病感染的機會很高。
小獸醫接著幫白雲做血液抹片檢查,赫然發現紅血球當中有相當數量的犬小焦蟲存在(Babesia gibsoni又稱為吉布松氏焦蟲),當下病因揭曉,這是「犬小焦蟲感染症」!
由於病原確定,我們趕緊對症下藥。經過一周治療,白雲狀況明顯好轉,貧血狀況改善;再經過幾周追蹤治療,如今食欲精神和血液相也都恢復了正常。
小獸醫的叮嚀:
焦蟲症主要是經由壁蝨叮咬而感染,潛伏期大約是兩個星期。焦蟲會寄生在犬貓的紅血球,進而分裂、繁殖;溶血的結果會導致:貧血、黃疸。臨床上的症狀並不典型,會出現高燒、食欲不振的現象。
只要能夠確切診斷,避免過度嚴重的貧血,犬小焦蟲感染大多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本病例中的白雲,由於有被壁蝨叮咬過的紀錄,更增加焦蟲感染的可能性。
許多朋友帶狗狗出遊時,千萬記得定期做外寄生蟲預防的功課;倘使有定期驅蟲,也要盡可能避免動物被壁蝨叮咬的可能性。(更多訊息,請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poai-p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