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由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主辦的「中華瑰寶.西藏文化展」十日在北京市首都博物館揭幕,展出西藏歷史文物、建築雕刻、宗教造像共二百多件展品,圖片一百多幅,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國寶級藏傳佛教、無上瑜伽密宗法器。
此次展出的西藏國寶文物精品,很多都是首次面世,包括金長壽瓶、嘎巴拉碗、金持壺、金索拉等。金長壽瓶是藏傳佛教舉行隆重的灌頂儀式時必備的法器,是無量壽佛的標誌,由托盤、瓶身和瓶蓋三部分組成,各部分均飾有蓮瓣和卷草紋飾,並鑲嵌珍珠、綠松石和紅寶石。
嘎巴拉碗是修無上瑜伽密宗舉行灌頂儀式時用的法器,用人的頭蓋骨製成,大都是依照高僧大德生前遺囑,從其遺體上取下後製成。嘎巴拉碗的顱骨外面隱約顯現日、月、法螺和藏文六字真言。碗的托盤為三角形,碗蓋為橢圓形,均用純金製成,蓋口邊緣嵌有綠松石和珠寶。
為便於觀眾徹底地了解西藏文化,主辦單位特從西藏寺廟請來僧人和畫師,現場製作壇城和繪製唐卡。壇城藏語意為「佛居住的宮殿」,所有的佛可以在其中修法。壇城的製造過程非常複雜,一般至少七天,壇城製作完成之後將被毀掉,不作保留,寓意「諸法皆空」的理念。
「唐卡」漢語意為「卷軸佛畫」,現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的種類很多,最名貴的是珍珠唐卡。繪製唐卡的程式非常嚴格,要按照經書記載,不同的佛用不同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