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課看見隔壁班一位學生在洗手台洗手,只見他一邊打開水龍頭一邊慢慢抹肥皂,在搓揉泡沫的同時,水龍頭的水不斷流出,流了好一陣子。我見狀立即先關上水龍頭,並告訴他:「在清洗雙手時,可以先關上水龍頭,待要沖洗泡沫時,再打開水源,這樣才不會浪費水。」語畢,只見那學生馬上瞪我一眼,表情略顯不快,似乎嫌我多管閒事。
後來,我詢問該班導師有關那位學生的狀況,導師對於他這種態度似乎也已經習以為常了,直言:「你不是第一個看不慣他這種態度的老師,只要任教過我們班的科任老師,都被他這種傲慢無禮之態給氣過。他對你的反應已經算是溫和了,只要不如他意,就可以像刺蝟一樣不斷的攻擊別人。」
根據導師轉述學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完全是母親寵出來的,他是典型的媽寶孩子。他的母親認為,孩子就是她的天、她的地,只要孩子想要,什麼都給,什麼都幫他做。學校老師反映孩子的行為需要糾正,家長反而認為老師們小題大作,因而衍生出孩子很多踰矩的行為。
很多時候,我們會將別人的善意指導視為是一種惡意批評,因而忽視自己的缺點。其實學校是讓孩子養成團體規範的一個極佳教育機會,如果家長不跟學校老師站在同一陣線,互相配合,處處袒護自己孩子,久而久之,積習難改,這對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