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貧啃老族 精神健康出問題

 |2012.10.03
103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灣近來出現年輕人所得收入大倒退,成了「青貧族」,或是依賴父母接濟的「啃老族」,以及夜店文化與享樂主義盛行等負面現象。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表示,這些情形可能都與精神健康出了問題有直接關聯。

另外,近年來各種打架鬥毆事件(如Makyo毆打計程車司機案)層出不窮,胡海國指出,這可能是個人腦內的杏仁核過度發達有關,如果能了解個人有性子急、易衝動的個性,就應該及早覺知,並多注意情緒的控制。

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表示,近幾年大環境不景氣,不少人頂著高學歷卻領22K(兩萬二千元)的薪水,讓年輕人鬱卒,成為青貧族、啃老族。

他提醒,青貧族不要因為經濟壓力,賠上精神健康。像是酒駕、酒後鬧事,代表年輕人求快、求爽,甚至用酒精、毒品、網路強化享樂的感覺。反觀菜販陳樹菊,卻是以助人行善帶來喜樂。

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充電、進修,補強自己在職場不足的條件,但是一定要維持正常作息,切忌日夜顛倒。他也提醒父母,不要過度寵溺孩子,放任孩子一沒工作就睡到下午,整天無所事事,久而久之很容易習慣「啃老族」的生活。

楊聰財也提出檢測身心的四項指標,就是「睡得好、常運動、均衡飲食、每天都要笑一笑」。他舉例,不少人整天掛在臉書、網路上,有很多網友還抱怨連連,反而可能讓負面情緒愈高漲。

他建議民眾可透過「說、唱、做、寫」適時紓壓,找朋友、家人說出感受,讓自己不孤單;或是唱唱卡拉OK、KTV,讓情緒有發洩的管道。此外,每天做八十次的腹式呼吸,可以避免焦慮緊張、自律神經失調,透過寫日記記錄心情,也有助於重新思索、整理思緒,不要讓自己成為壓力的燜燒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