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步世界的特殊藝術,與繪畫同樣擁有高深意趣,這一種文字有記事功用,而外兼觀賞的趣味。書法/鄭善禧 福華沙龍提供
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步世界的特殊藝術,與繪畫同樣擁有高深意趣,這一種文字有記事功用,而外兼觀賞的趣味。
中國地方廣闊,各地有其方言,語音大有差異,而皆能以其語言讀識這套文字,確實無比奇妙。漢字每一字是一個圖形,可以完整獨立,也可以連貫組合,橫列直行皆可組排,從外來拼音文字之左橫,中文也可很自然排合。中文本是直行,由甲骨金文而下,都直行書寫,雖然有牌匾橫寫,我認為仍是直行,是單字成行。
左行寫法,皆因外來的拼音字和數碼字之貫連而流行,今之中文書寫多以橫排左行,也與外文相容通。
中國文字是和中國人的生活緊密關連,文化人當然重視文字,記事而外,更深入玩賞書道之藝術特性。漢字每個字都是單位圖畫,串連起來更富有繁複的趣味。
從古到今,字形有篆、隸、楷、行、草。嚴整的篆、隸、唐楷,看似工筆畫;草書之靈活,則「似鳳騰霄,如龍蟠霧」的大寫意。所以中國書法是大大的藝術,不單只書體形態多樣,各個時代的流風也不同,每位書家也能表露自己的個性。
中國人寫字作畫都是使用毛筆(歐美人士寫字作畫是不同的筆),所以國人認為字、畫同源,尤其是中國繪畫演進到文人畫,已然在國畫上鎔鑄了文學、書法、繪畫、篆刻於一體,這真是國人藝術上極高的發揮。
畫家大概都兼具書家的才能,畫家本來就是有藝術造型結構的工夫,因之畫家在書法上多有其獨特的創體。清代之金冬心、鄭板橋書法就甚具特色,充分表現作家的性格和創意。
談書法好像是讀書人的事,其實它是和生活繫緊的。農村不識字的人依然愛好書法,婚、壽、喜慶他們要有紅紙墨字寫些吉言懸掛在家,最為普遍的莫如新年,家家戶戶貼有春聯,窗戶、米缸、衣櫃,都要貼上「福」、「春」、「滿」字的斗方。紅紙墨字所費不多,而怡人之趣味真不少。
我退休時,想學開車,但常看到新聞報導交通事故,頗為猶疑。讀了人家聯文:「沉船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於是鼓起勇氣學開車,總是小心尚是可行。所以我對於楹聯文學甚為愛好,不必長篇大論,兩句對聯已足啟發人心。
中國書法配合裱裝又有特殊美感,卷軸舒卷收藏方便,裱法就是美術工藝,此回展品我有部分將小片習字聯綴長條,自覺頗有意味,以小聚大,書體包容多樣。
書法藝術有多方面的美感,傳統的大建築梁柱上都有書法聯對為飾,至於中門大匾是必有的,這幾乎是廟堂建築之必具。書法寫字,必然有文而後有字,於是欣賞書法也連著閱讀哲語良言。客廳能有書法陳列,也著實提升主人的文化素養。
這是前人設計的一套優美完整的藝術形式,白紙墨字,插配朱紅印章,穩重清麗,是簡練大方的藝術品,更佐以傳統裝裱的形式,我真感激前人留下這份豐富優美的藝術,讓國人普遍去享用,所以我近年來特為著意於書法的研究。而至今鄰國日本,韓國都有書道研究,西方藝術家也頗引用中國書法作抽象畫。
展期:即起至10月7日
展地:福華沙龍( 台北市仁愛路三段160號二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