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阿源老師,安可!安可!」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企管碩士學位的英文老師張家源,在高雄市大寮區中興社區活動中心裡,為老人一曲接一曲演唱,長輩隨著他的歌聲,開心地打拍子,捨不得讓他放下麥克風。
張家源是大學英文講師,也在外語中心教課,既非街頭藝人,也不是社會工作者,但他自願走入社區,兩年多來利用寒暑假免費為阿公、阿嬤演唱各式歌謠,還辦過兩場「演唱會」,與老人同歡。
張家源說,祖母二○○九年過世,讓他心情十分低落,有一天驚覺,與其悶悶不樂,不如為老人做些什麼。他想起從小最愛聽祖母唱歌,他也會唱〈河邊春夢〉、〈雨夜花〉等民謠給祖母聽,興起唱歌給其他老人聽的念頭。他說:「這是為祖母唱,也是為我自己唱。」
前年夏天,他找了鍵盤手,拎著音箱,透過社政單位、區公所安排,展開和社區長輩的邂逅。「長輩們熱情鼓掌、大聲唱和,燦爛的笑容和發亮的眼神才是最精采的。」張家源發現,本來想陪伴老人的他,竟因老人的笑容,成了最大的快樂收穫者。
張家源的台語「不輪轉」,為了和老人家交流,特地到菜市場向攤販學習「最本土」的台語,以便和老人「搏感情」。為了獻上最好的表演,他租了練唱室,還四處找尋老歌,苦背兩百多首,並一首首請人重新編曲,使老歌也有適合帶動氣氛的節奏。
一位數月不和他人交談的胡伯伯,看到他的表演,竟拿著手機衝到台前拍照,並對他說:「謝謝,下次還要再來哦!」一位八十多歲阿嬤聽到他唱歌,好像想起年輕歲月,邊唱邊笑著流淚。居民蔡雲娥說:「阿源老師唱得好,他一來,大家都很開心。」
張家源感慨,老人家最需要的是陪伴,「許多人記得給孩子歡樂童年,卻疏忽陪伴辛苦一生的老人。」他說,他會繼續唱下去,收穫長輩給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