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生平
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出生於巴黎,自幼受父母栽培學習音樂,並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初出茅廬的比才,剛開始的音樂事業發展得並不順利,直到他在一八六三年發表的《採珠人》才大放異彩。
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卡門》於一八七三年發表,可惜的是首演迴響不高;但事實證明比才的作品是不朽的燦爛之作,它成為歌劇史上演出最多次的作品。
說到比才,人們就想到熱情的西班牙與蕩婦卡門(其實比才是道地的法國作曲家),的確,歌劇《卡門》不但是比才的代表作,更是歌劇史上歷久不衰的熱門劇碼,劇中女主角所演唱的曲目,也是所有次女高音躍躍欲試的經典。
《卡門》一劇係改編自法國作家梅里美的原著小說,故事內容充滿了濃濃的西班牙情調。比才被這種異國風味所深深吸引,於是運用他豐富的想像力與創作能力,寫出了劇中一曲曲色彩瑰麗、節奏強烈的熱情吉普賽之歌。

只可惜這齣歌劇一八七五年在巴黎的首演,卻遭到觀眾大喝倒采,看慣了端莊壯麗場面的觀眾,根本無法接受《卡門》中一些粗暴、不道德的情節與「不夠優雅」的音樂。這個失敗的首演成了永遠的遺憾,作曲者比才在三個月後即因病逝世,無法看到《卡門》日後在舞台上的亮眼成績。
《卡門》之所以大受歡迎,與其金黃的西班牙風情、賣座的愛情主題以及戲劇張力濃厚的音樂風格息息相關。
由於這一齣歌劇的成功,現今樂團時常將劇中幾首著名的曲目挑出來作為組曲演奏,這一些曲子都是絢爛迷人的不朽之作,也時常出現於各種場合的配樂之中。以下介紹幾曲著名的片段:
一、前奏曲《鬥牛士》:
首先由木管、小提琴和打擊樂器奏出鬥牛士進場進行曲,熱鬧又華麗的合奏令人印象深刻。接著引出豪氣干雲的《鬥牛士之歌》,昂揚的男子氣概是這段音樂的主要色彩,雄糾糾的鬥牛士神氣地出場後,緊接著又返回開頭的進行曲旋律。
進入第二段行板後,「命運動機」在弦樂的顫音中哀哀奏出,與第一段的朝氣蓬勃形成強烈對比。這個充滿不協和音的命運動機是悲劇的預言,管弦樂合力營造出一股緊張的低氣壓,就在崩裂的臨界點上,音樂卻戛然而止。
二、《哈巴奈拉舞曲》:
手腕高明的卡門唱出這首著名的詠嘆調來勾引唐荷西:「愛情像一隻叛逆的小鳥,難以馴服捉摸不定,牠若拒絕你也無可奈何,威脅與祈求都沒有用,牠是天空自由的鳥兒……愛情!愛情是個不受拘束的流浪兒,目中無人也不願被說服。但若我偏偏愛上了他,就得當心啊,我將跟他日夜不分離。」
這首歌曲源自於西班牙民謠,熱情又放浪的曲調將卡門愛恨分明的性格表現無遺。
弦外之音——《卡門》劇情
女主角卡門是一名菸草工廠的女工,她的愛情觀既前衛又大膽,艷麗的外貌與靈巧的手段往往將男人玩弄於股掌間。
她首先看上了衛兵唐荷西,三兩下就將他勾引到手,唐荷西為了卡門鋌而走險,加入了走私集團,還背棄了故鄉的母親與戀人。
但卡門不久後又愛上了鬥牛士埃斯卡米洛,鬥牛士的豪情擄獲了所有觀眾,也讓卡門投向他的懷抱。
為愛落得孑然一身的唐荷西哀求卡門回心轉意,但卡門狠心拒絕了他,於是妒火中燒的唐荷西拔出尖刀刺死了卡門,燙人的愛情主題終究以悲劇收場。
(摘自華滋出版‧《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經典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