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氣候變遷課題是全體人類面對的挑戰,中央大學昨天表示,透過與環保署、國科會共同推動的「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計畫」(Pacific Greenhouse Gases Measurement,PGGM),三年來獲得來自海洋、高空的溫室氣體重要測量數據,顯示地球愈來愈熱,還愈來愈髒。
這項研究獲得歐盟的重視,雙方將進一步合作,加強補足全球氣候觀測數據。
中央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王國英首度公開調查資料。他說,這項計畫包含船舶的二氧化碳監測與飛機的氣體汙染和溫室空氣監測等項目,經過三年監測,人類工業密集的區域二氧化碳濃度年年增加。
他說,比較去年和今年的觀測值,增加了二點三ppm,以這個速度,等到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五百五十ppm時,將是工業革命時的二氧化碳濃度的兩倍,地球的氣候已經因為溫室氣體劇烈變化,屆時世界是什麼樣子,「我們不敢想像」。
王國英還指出,飛機在飛到離地一萬公尺高度的國際換日線時,不只監測到溫室效應氣體,還測得本應是地表的汙染物「一氧化碳」濃度高達二百七十ppb(十億分之一)。
中央大學這項計畫和歐洲氣候研究團隊IAGOS 合作,在太平洋海域長期監測、收集溫室效應氣體濃度,以及大氣溫度變化,提供抗暖化研究的數據。
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表示,從二○○九年開始,以台灣為基地,開始太平洋與歐亞大陸的觀測工作,長榮海運提供九艘全球貨櫃輪,讓研究團隊完成一百三十次航次的大氣二氧化碳觀測;兩個月前,華航提供一架商用民航機協助進行觀測,是全球第二架、亞洲第一架觀測機,短短時間內完成了一百十七個航次的觀測,是前所未有的觀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