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船建在高山上,並成為住屋,這維持千年的獨特風俗至今仍保存在印尼東部的蘇拉威西島、海拔約二千八百公尺的山區,這裡叫做塔納多拉查。
多拉查在當地語意為「來自高山的人」。當地祖先約一千多年前從中國南方乘船至此,原居住在岸邊地勢較低處,後來遷移到高山地區。他們最初建造的房屋就是模仿飄洋過海的工具—「船」,並一代代流傳下來。
這種船屋用竹子建造,高達五、六公尺。最下面一層是用木頭撐起的空地,能防蛇和野獸。以前的多拉查人把自家水牛栓在船屋最底層的空地上,一旦有危險,牛會發出驚恐的叫聲,便能通知上層的人們。
船屋外牆上用黑、紅、白、黃四種顏色描畫出繁複的圖案,分別代表著頭髮、血液、骨頭和靈魂。建造船屋需要整個家族投入一年時間才能完成。另外,還有十五座糧倉,也是船形構造。有趣的是,糧倉被當地人稱為「丈夫」,而人住的屋子則是「妻子」。
多拉查人的墓地有點類似中國南方一些水道上的懸棺,是在峭壁上鑿出的洞穴。一個洞穴可放三具屍體。墓穴上方還開鑿長形洞穴擺放著木頭雕刻的人像。這種木頭人像被稱為「托托」,一般都是老人形象。近年來,人們也開始建造現代墓地,有的墓室則直接就是一個船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