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歷史遺產 法國捉襟見肘

 |2012.09.17
880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在第二十九屆歐洲遺產日到來之際,保護歷史遺產問題再次引起關注。歐洲深受債務危機困擾,各國政府緊縮開支,一向重視遺產保護的法國,不免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以聞名遐邇的凡爾賽宮為例。位於巴黎西南郊的凡爾賽宮,做為法國宮廷所在地長達一百零七年。這座擁有二千三百個房間和七百公頃花園的宮殿,可說舉世無雙。目前正在進行耗資一點七一億歐元(約新台幣六十五點八五二億元)的大型修繕工程,僅電路整修一項,費用就高達一千萬歐元(約新台幣三點八五一億元),這項工程預定二○一七年完工。

據《費加洛報》十五日報導,法國多家遺產保護協會曾在二○○八年做出預測:為維護不斷增加的歷史文化遺產,法國政府需要在未來十年投入七十億歐元(約新台幣二千六百九十五億元)資金。雖然無法為鉅額修繕資金全部埋單,法國政府還是為重點和緊急項目陸續投入了三億歐元(約新台幣一百一十五點五億元)。

為讓民眾了解、熱愛進而自覺保護歷史和文化遺產,每年九月的第三個周末是「歐洲遺產日」,今年落在十五、十六日,主題是「探訪隱藏的遺產」。這兩天,全法一萬六千萬處歷史文化遺產對外開放,大多採免費參觀,估計有一千兩百萬遊客體驗遺產日帶來的樂趣。

這些隱藏的遺產包括地下掩體、建築物遺跡、墓穴、隧道、岩洞等深埋地下難以到達的地點,也包括鐘樓、建築物屋頂這些平日常見卻沒有機會登高眺望的所在。劇場後台、電影院放映室、唱片錄音間、歷史資料館這些平常閉門謝客的場所也蘊藏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值得參觀。

這次敞開大門的遺產名單中,也包括集中在首都巴黎的國家權力機構,如總統府、總理府、參眾議院、政府各部等,愛麗舍宮是歷年歐洲遺產日的經典目的地。為了一覽總統府,大批遊客不惜在冷風中排上三、四小時。法國總統十六日上午還親自接待訪客。

遺產日活動最早始於法國。一九八四年,在時任法國文化部長雅克朗的推動下,不少法國歷史文化遺產免費向公眾開放。最初定每年九月的第三個周日舉辦,一九九二年改為周六和周日兩天舉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