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國政府對於「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減量」議題之關注,世界上對於「區域能資源整合」之計畫逐漸重視,相應政策與配套措施出爐,並加強技術設備之研發,配合建立大型示範推廣計畫。丹麥、芬蘭及挪威等歐洲國家皆大力發展汽電共生技術、冷熱電三生系統及地下儲能等技術,以利於區域能源整合上,並從行政管制及經濟誘因面提出策略方案包括:改善分布式熱電上網的問題、減免各項稅收以及補貼能源價格和氣價等,因此成功地推動區域能源整合技術之發展。
以丹麥為例,一九七○年丹麥之能源政策目標係朝向能源供給安全,一九八○年能源政策目標則改向能源自主性發展,一九九○年朝向減低環境衝擊,二○○○年更是朝向節能減碳,但到二○一○年能源政策發展又開始強調能源供給安全,可見區域能源之整合是重要之議題。
丹麥能源目標從檢視供應/需求端開始,以期達成兩高兩低目標(即高能源效率、高能源價值、低汙染排放、低進口依賴);此外,能源政策透過上而下與下而上機制來推動,由上而下執行,先設定頂層之願景目標,逐步往下制定策略與行動方案;若由下而上取向,透過了解最底層可能面臨之障礙,回溯規畫較頂層應配合之目標與政策。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之區域供熱系統供熱面積約五千萬平方公尺,包括四個熱電廠、四個垃圾焚燒電廠以及五十座以上尖峰鍋爐房,共二十家區域供熱輸配公司,採多熱源聯網運行方式。
其中,位於首都哥本哈根南方之Avedre發電廠,係為世界上最具能源效率之發電廠,使用燃氣複循環進行發電及廢熱回收系統,結合發電和供熱,主要供應東丹麥區域之電力和都會區所需熱源,為區域能源供應之最佳範例。
另一方面,芬蘭發展區域能源整合已有多年之歷史,國際能源總署(IEA)評量芬蘭為推動汽電共生技術與區域供熱系統之世界楷模,具高效率及環境績效,主要係基於其能源服務產業及專業技術人員,包括:投入非具法規管制之經濟市場,提供高操作效率及財務永續性、長期最低投資成本方案、擁有世界級能源顧問公司、整合有關能源生產及輸配之設施製造,以及產學研合作對區域供熱系統投入研發能量。
以芬蘭之能源效率協議為例,於二○○八~二○一六年間,將建構自願簽訂合約,形成替代及輔助式的法規及稅賦制度;開創適度能源使用及管控能源成本的機構;採取彈性措施改善能源效率,兼具整合社區或公司之環境管理體系;政府補助簽約公司及社區之能源查核、分析及能源效率投資;加強實踐能源服務法令之遵守義務等。
芬蘭自一九五七年即開始運轉智慧型區域供熱系統,由Helsingin Energia公司運作,現今已提供芬蘭Helsinki區域超過百分之九十之建築熱需求、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燃料被使用在製造能源,以及超過百分之九十之汽電共生技術使用率,形成所謂的『九十 +九十 +九十』之卓越績效;目前芬蘭已有超過四百家中大型規模之生質能源發電與供熱廠,包括從農村規模級到世界上最大規模級之示範廠。
「區域能源整合」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穩定電力系統供應。我國為達成節能減碳之目標,環保署已提出「電力及焚化事業結合區域冷熱供應系統」可為節能減碳之重要策略,應學習丹麥以及芬蘭之成功經驗,將生質能源整併於區域能源整合供應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