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昨天在彭佳嶼與釣魚台間海域,調派大型船艦執行現地交接,全天候二十四小時護漁,並進行二○機砲操作演練。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釣魚台主權爭議愈演愈烈,海巡署昨天派出大型船艦前往釣魚台及暫定執法線周邊海域,進行「現地交接」,全天候護漁,並操演二○機砲。官員表示,漁船在哪,艦艇就在哪。
為展示護漁現況,海巡署昨天邀請基隆、蘇澳、頭城、瑞芳及貢寮等漁會幹部及數十名媒體記者,搭乘二千噸的「和星艦」前往釣魚台以西二十五浬海域,實地觀察五百噸「連江艦」及六百噸「花蓮艦」現地交接護漁情形。
三艦昨天上午十一時在距離釣魚台西南方四十六浬處會合交接,並保護附近四艘漁船作業,過程中未遭日方干擾;約至下午一時,因在該海域未發現其他漁船作業,和星艦及連江艦即返航,花蓮艦則在當地進行二十四小時的護漁任務。交接過程結束時,連江、花蓮兩艦以鳴笛,相互打氣。
海巡署表示,為強化暫定執法線內水域巡護任務,北方海域重點巡護區域即為釣魚台列嶼及暫定執法線周邊海域,維持全天候都有艦艇海域執行巡邏任務,並採現地交接方式更換,以縮短任務反應時間,並可機動處理突發狀況。
海巡署海洋總局副總局長、和星艦指揮官李茂榮表示,希望透過此次行動,讓民眾了解海巡署平日護漁情形,「漁船在哪個海域作業,就前往哪裡護漁」。
隨行的宜蘭縣頭城鎮長陳秀暖說,釣魚台是宜蘭線頭城鎮行政區域,漁民早期就在釣魚台附近漁場作業,近年來漁民常受驅趕,日本政府近期又將釣島國有化,引發軒然大波,若日本政府仍未停手,頭城鎮民和漁民將不惜一切爭取和捍衛漁權。
蘇澳區漁會總幹事林月英表示,此行目的是為了解海巡署在暫定執法線實際護漁情況;釣島問題多年無解,但漁民權利才是關鍵,呼籲雙方政府針對北部地區漁民權利進行協商。
基隆區漁會總幹事謝藩東表示,政府若沒有強勢作為,「實際上還是日本人在控制釣島海域」,地方漁民絕對支持政府把釣魚台要回來,但還是希望主權問題能談出結果。
在和星艦上擔任駕駛員兼任射擊教官的曾呈祥說,維持和平最後手段就是武力,在非常狀況下,才會使用二○機砲,但仍要經過署長王進旺下令,「盡可能不要使用」,目前為止各國都很克制,但萬一漁民受到傷害,刻不容緩,絕對會進行應有行為,保護中華民國漁民。
但另一方面,「日本放送協會」(NHK)昨天報導,日本農林水產副大臣岩本司表示,為確保在釣魚台列嶼、竹島(南韓稱獨島)周邊作業的漁民安全,將以明年度預算增購兩艘漁業取締船,並重新檢討運用漁業取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