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雕創作就是要多觀察動物、蔬菜,並掌握其特性特色;黃銘波以南瓜、鳳梨皮等食材雕成「飛龍在天」,還用龍蝦殼製成精巧重型機車果雕作品(見圖/吳文良)。
【本報新北訊】「哇,好厲害!」一件件栩栩如生又富創意的果雕作品,讓參觀民眾發出讚嘆;國中就「栽入」果雕創作的果雕大師黃銘波,毫不吝嗇地公開果雕撇步:掌握食材特性,以形取形、以形取貌,加上平日多觀察,突破匠氣,發揮創意,果雕就不再只是盤飾,而是一門藝術。
新北市勞工技藝競賽「夏日果雕創意大賽」昨天於三重區綜合體育館舉行,來自全國各餐飲廚藝及大專院校餐旅相關科系學生共八十五組選手參賽,各隊無不卯足勁,搭配精湛刀工,展現高超果雕作品。果雕大師黃銘波、柯明宗也在現場秀出精湛刀藝,民眾大開眼界。
台北喜來登大飯店主廚,同時也是這次果雕創意大賽的技術顧問黃銘波,除了展示其「雙龍搶珠」的果雕作品外,還現場示範,不到一分鐘,就以胡瓜加上白蘿蔔、龍眼籽做成了「米老鼠」。
從事果雕創作三十一年的黃銘波說,果雕創作就是要多觀察動物、蔬菜,並掌握其特性特色;黃銘波以南瓜、鳳梨皮等食材雕成「飛龍在天」,還用龍蝦殼製成精巧重型機車果雕作品(見圖/吳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