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好了歌〉,儘管算不上詩詞,而是順口溜一類的歌謠,但仍然堪稱經典。「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跛足道人所作的這一概括,類似偈詞、讖語、禪意,令人一時難以參悟。
好怎麼會是了,了又怎麼會是好呢?原因就在於,漢語中的「好」字,太「多情多義」了。
有一位地方新聞發言人,別人問一個敏感問題,他不便正面作答,於是就回應:這件事不好說,也說不好,我看還是不說好。「好」字的位置變了三次,意思也變了三次。「不好說」的意思是:表達有禁忌;「說不好」的意思是:表達有難度;「不說好」的意思是:無可奉告最為妥帖。
「好」(ㄏㄠ)字的本義是「美」。這個意思,儘管今天還在用,但它繁衍擴展出來的含義早已蓋過了本義。除了同音不同聲的「好」(ㄏㄠ)、表示偏愛外,「好」的意思已不限於「壞」的反義詞了。應該、可以、便於、宜於等,都可以用「好」來表示。
如果有人大喊一聲:「好!」可能是喝采,可能是贊同,可能是回應,也可能是打住。對一個正在倒車的人來說,「好」的意思是到位了,是叫停,是剎車。在口語中,事情辦完,大功告成,可以說「成了」、「完了」,也可以說「好了」。
「好了」這個詞,有時要看對象和語境才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對病人來說,「好了」表示痊愈;對天氣來說,「好了」表示轉晴;在語氣上,「好了」通常表示肯定。例如,「交給我,你就放心好了!」有時則表示有點氣憤的反詰,例如,「不信,你去看好了」,或「你別管,讓他罵好了」;如果連說幾聲「好了,好了」,則表示不耐煩;「他倆好了」,意思是他倆恢復友好了;「我不和你好了」,則有中斷友情的意味,但不是真的絕交,而是預先向對方發出忠告。
「好」字前置,通常用作副詞,相當於「很」、「太」、「甚」。例如,好大、好多、好久、好厲害等;但是,表示程度加重的「好不」卻是一個很怪的詞,不看完整的句子,很難用一個相近的詞來解釋,例如,「好不熱鬧」的意思是很熱鬧,即好熱鬧;但「好不容易」卻是很不容易。漢語中類似這樣的特殊句式,要給初學中文的外國人講清楚是很難的。
語氣助詞「好一個」通常前置,表示讚歎。例如:小說《好一個國舅爺》、兒歌〈好一個乖寶寶〉,這裡的「好一個」,都有很厲害的意思;另外「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本有深度的書」……都可以理解為「好樣的」,真是好一個「好」字啊!
同樣是語氣助詞,「好你個」前置時,只是表示特別強調,無所謂褒貶。例如「好你個小油嘴兒」、「好你個傻丫頭」、「好你個臭小子」等等,往往含有罵俏的情分,有「打是親,罵是愛」的意味,可以是責怪,也可以是暱愛。
另外,「要你好看」這句話,可不是把你打扮得更漂亮,而是教訓人、警告人,意思是「給你點顏色瞧瞧」;而「你讓我說你什麼好?」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對方的所作所為太離譜了,離譜得沒法說。
在現實生活中,「好戲」是指事件中更為精釆的部分,好戲通常壓軸,人們會說「好戲還在後頭」;如果說「這回可有好戲看了」,那可不是真有什麼好戲,而是有熱鬧好看了。說這種話的人,完全是看客心態,往往飽含揶揄,預言衝突將要發生。
還有一個詞兒叫「倒好」,卻不是喝倒采的意思。作為口語,「倒好」含有正相反的意思。例如,「你可倒好,不來幫忙,反來添亂。」
「好意思」的意思,不是「好的意思」,也不是「好有意思」,而是「好沒意思」。即不害羞、不怕難為情,例如,「做了這種事,虧她還好意思說。」
反過來,怕難為情時,可以說「不好意思開口」、「不好意思伸手」等等。
自己言行疏忽,說一聲「不好意思」,那是委婉的道歉;對方貪得無厭,說一聲「你真好意思」,那是含蓄的譏諷。
好意思的人不知客氣為何物,往往缺乏教養;不好意思的人知恥,往往都很儒雅、謙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