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昨天獲得「內政部一百年度績優全國性社會暨職業團體評鑑」優等,內政部長李鴻源(左)頒發獎狀給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陳淼勝(右)。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昨天獲得「內政部一百年度績優全國性社會暨職業團體評鑑」優等的殊榮,自一萬一千零二十二個團體(含社會與職業兩類團體)中脫穎而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長陳淼勝說:「這是連續二十年優等的表揚,象徵佛光會對社會的貢獻有目共睹。」
陳淼勝表示,中華總會規模龐大、業務繁重,僅僅一年會議,就有二百多萬人次參與,開會的目的在思考「人間佛教」能為這個社會做什麼?又怎麼做才能發揮最大效益?儘管每年的活動很多、報告的時間卻一直很緊湊,但在「總舵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指揮下,都能順利完成。
對於佛光會未來執行的方向,陳淼勝說,佛光會在做的事,就是彌補政府力有未逮的部分,雖然有中華二字,做的事卻不局限於台灣,只要有災難,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將物資送達,另外,預計在年底討論「環保救地球」與「中國大陸教育資源」兩個範疇。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今年獲選為優等的優良事蹟,以配合政府、安定社會為主,例如:辦理文建會委託的「八二三愛與和平祈福大會」,匯聚十二大宗教界代表;協助外交部投入日本東北大地震賑災;落實教育部推廣的終身學習行動方案,全球成立二千餘個讀書會;響應內政部捐血運動,二年捐出十二萬七千一百八十袋血;投入法務部矯正署教誨教育的工作,培訓近百名監獄布教師,七十六萬人聆聽法語;參與環保署搶救地球論壇,二十萬人一起淨山;八八風災時,協助重建圖書館,並有冬令救濟、關懷獨居長輩。
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國內一萬多個已登記的社會與職業團體,是社會的重要資產、國家的重要力量,能彌補政府施政的盲點,內政部在民間團體協助下,讓社會更和諧。
其他獲得優等的團體還有關懷心臟病童協會、中華救助總會、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聯合勸募協會與全國工業總會等四十八個,另表揚一百五十七個甲等團體、七十七個乙等團體和三十三名優良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