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二○一二中國‧土耳其伊斯蘭文化展演」正在土耳其歷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堡舉行,由八十多位剪紙藝術工作者歷時兩年半,完成長二百零八公尺、寬一點一五公尺、重達八十六公斤的剪紙《古蘭經》,吸引了土耳其政府副總理白吉爾‧博茲達等人的目光。設計者之一的優素福徐軍說:「祖先在一千多年前把《古蘭經》帶到了中國,經過一千多年,伊斯蘭文化扎根中國,並完好地保存下來。現在,我想用中國文化展現《古蘭經》。」
根據家譜記載,優素福徐軍的祖先來自波斯灣,信奉「天方古教」,一千多年前乘船抵達山東青島,其中「天方古教」就是伊斯蘭教。一千多年來,整個家族恪守伊斯蘭教教義,依照穆斯林的生活習俗來約束自己。」受到家族先輩的影響,優素福徐軍在十六歲的時候進入清真寺禮拜,二十一歲成立江蘇省第一家回族企業。
二○○七年,優素福徐軍受邀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訪問,當他參觀阿布達比大清真寺時,被大清真寺的雕刻工藝、裝飾工藝深深吸引。「大清真寺柱子上的花,全是鑲進去的,讓我聯想到中國的剪紙,所以我決定用宣紙製作剪紙《古蘭經》。」優素福徐軍和妻子馬慧娟討論圖樣後,並交由八十多位剪紙藝術工作者歷時兩年半,完成了這部長二百零八公尺、寬一點一五公尺、重達八十六公斤的剪紙《古蘭經》。
包含宣紙、剪紙、裝裱、卷軸和絲綢等五項中國非物質文化傳承的剪紙《古蘭經》,曾在寧夏、上海、北京以及馬來西亞、汶萊、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土耳其等地展出。
目前,優素福徐軍手中有六套剪紙《古蘭經》,他想將其中一套捐給麥加。他說:「如果有機會,我想把一套剪紙《古蘭經》捐給麥加,永久性地保留在穆斯林朝覲的路上,讓全世界的穆斯林看一看中國的藝術與文化,同時誦讀《古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