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獸醫
前幾天醫院來了一位「大」朋友,「大」指的是體型,牠是一隻伯恩山牧羊犬,主人叫牠「皮皮」。
飼主敘述皮皮因為小時候打預防針和洗澡,有過不很愉快的經驗,導致牠相當害怕到動物醫院。由於皮皮左前腳有輕微的跛行狀況,又沒辦法藉助醫院儀器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折衷之計只好先開了一些口服藥,之後再視情況是否好轉來調整。
小獸醫跟主人說,皮皮對看醫生的抗拒反應,需要時間慢慢導正。畢竟這麼大隻的狗力氣很大,不可能勉強牠。以後可以多讓牠來動物醫院,跟醫生碰碰面,做一些簡單的互動;當牠願意開始漸漸接受外人,才有可能近距離碰觸牠。如果來醫院都是打針和不好的記憶,很難減輕皮皮的恐懼。
小獸醫的叮嚀:
狗狗的社會化能力,會影響牠們在人類社會的生活品質。所謂的社會化,就是指狗和人類之間的互動和適應能力。社會能力的養成,主要是在幼犬時期,皮皮之前與動物醫生間有過不好的經驗,導致日後排斥就醫,這種情形可以透過緩和漸進的調整而改變,飼主的耐心將幫助寵物克服心理障礙、再度接受醫生診療。
(轉載自小獸醫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poai-p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