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高雄義大醫院昨天發表由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主任黃致錕研發的「胃束帶折疊手術」減重成果,透過幫胃「瘦身」,讓病態性肥胖民眾減少進食量,有人手術兩年後,成功減重五十二公斤,無併發症,亦不需去除贅皮。
黃致錕表示,胃束帶折疊手術是利用一個矽膠的環狀束帶,先束在胃部上方形成小胃囊,同時將剩下的胃以折疊方式縫合,使胃容量從原先的六百西西,存留約一百西西,但不影響原有的消化吸收功能。
黃致錕說,醫院教育患者手術後要避免濃湯、奶昔、酒類等高熱量流質食物,追蹤一百六十四名患者,手術後第一年,患者平均至少可減少百分之六十的過多體重,第二年仍可持續減少百分之七十四過多體重。
黃致錕說,患者的瘦身速度,雖不是減重手術中最快者,但好處是維持皮膚彈性,不會鬆垮如沙皮狗,省去拉皮的費用。此外,如果患者日後發生胃潰瘍、胃穿孔等胃疾,解開束袋與折疊後,患者胃部復原以便治療胃疾。
這項創新的內視鏡減重手術並未破壞胃腸肌肉、黏膜等組織,黃致錕說,患者維生素吸收正常,不會貧血,沒有「袖狀胃切除」手術的胃食道逆流、「胃水球」的水球破裂釀致腸阻塞等其他自費減重手術併發症。
二十一歲的Amanda昨天現身見證手術成果。兩年前,身高一百七十三公分的她,原本體重一百一十五公斤合併嚴重脂肪肝與高血脂症。在接受胃束帶折疊手術後,體重降至六十七公斤,脂肪肝與高血脂症也改善。
減重手術一次甩掉數十公斤肥肉,讓不少人聽了很心動,不過亞太減重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威傑表示,改良的胃束帶折疊手術因施行不久,還需長期觀察是否有後遺症、復胖等問題。
他也提醒,會造成病態性肥胖,除了體質,主因往往是吃大量的高熱量、精緻食物及長時間上網,減重手術後還要適當改變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