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你相信一個村子會發黃金給村民嗎?這不是傳說,這事就發生在大陸湖北省武漢市。二十七日,武漢市青山區余家頭村(現更名為湖北余家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耗資三千四百萬人民幣(約新台幣一億六千多元),給全村一千零一名村民,每人得到一百克紀念金條,作為余家頭村「二十周年慶」的紅利。
村民萬女士說:「每年我們都會分紅,不過今年比較特殊,由直接發錢改成了發黃金。你看,金條上面還印了我的名字。」一個村子如何能擁有如此財力?湖北余家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鄭奇軍表示,自一九九二年九月村改制以來,余家頭村經歷了二十年發展歷史。「余家頭村走過的這二十個年中,村民放心地將土地交給我們經營,這本就是一種信任。」
現在,村子以集團公司的形式發展,村民搖身一變成為股民,人人都在公司有自己的股份。在余家頭村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曾祥和說:「我們的土地被用來蓋高樓、招商,公司則將賺來的錢分發給村民,每年年末,我們都會有巨額分紅。」
鄭奇軍說:「我們這裡有家居市場、建材市場等,我們把這些從企業中獲取的收入分配下來,再發放給各位股民,這樣既有利於整個村的建設和發展,也為村民創造了收入。」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院馮桂林表示,村集體辦公司帶領村民致富,這對村民來說是有利的,對其他企業有啟示作用,其發展前景令人樂觀。公司管理層和村民之間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會讓村民感到被保護,會使他們感受到都市現代化發展的成果,反觀有些公司和企業,往往不太關注大眾的生活和利益,這對公司發展很不利。不過,馮桂林也提出忠告,認為村集體企業獲利後,如何保持發展性,領導人需要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