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是令人歡欣的,這些特別的節日,在平淡的三百六十五天裡,是彩色的,是帶香味的,而且都能勾起兒時記憶。
我喜歡中秋節,是因為它很有意思呀!有引人入勝的神話與傳說,好玩的燈籠,意義深長的月餅,更有美麗的古詩!
說起中秋,有一個我永遠都會記得的美好回憶:在七十年代末,母校馬來西亞應新小學辦了唯一一次的中秋園遊會,並舉辦學生做燈籠比賽。我記得自己做的小花籃燈籠,我甚至仍清晰的記得奪冠的超級大花籃燈籠。當晚明月下,男女老幼提燈籠遊街。如此的慶祝方式,在我幼小的心靈烙下永不磨滅的美好回憶,濃郁得能讓我在往後的每一個中秋,一再細細的回味。
所以我說,過節一定要保持傳統,如此這般才能代代相傳。而今我是一個小孩的母親,我要這樣子牽著小手過中秋:
最先上市的是月餅,早在農曆七月就有了。我要帶女兒到一間又一間店去「觀賞」,是的,只是看而已。現在的包裝太精緻了,就像似個藝術品,可是我也要女兒知道舊包裝的存在。啊!我肯定她會喜歡豬籠月餅的,就像我兒時般要留著那豬籠把玩。我們也要一起吃月光餅,它圓圓白白,是不是像月亮?
以後時機到了,我要學做月餅,我看過食譜,不會困難的,女兒肯定會要求「幫我做」,如此這般,我的目的就達成了。
接下來我要帶女兒去中秋園遊會看花燈,也要提傳統燈籠(不是那種電池的)在明月下遊街。
從小我就看著母親,在中秋當晚燃香祭拜月亮,祀品主要有月餅、菱角和柚子,我也希望女兒能記得中秋這一環。
在佳節蒞臨前,故事要一再說,唱誦古詩少不了,女兒口中是「月亮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而我則鍾情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我要這樣子牽著小手過中秋,讓記憶永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