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 會唱歌的回憶

楊釗雯 |2012.08.21
1012觀看次
字級

台灣社會出現高結構化的年齡層組織,患有失智症的長者也逐年增加。失智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記憶力的減退,失智症的長者往往都會告訴筆者說「怎麼辦,我都記不起任何東西了」、「唉喲,我老是忘了東西放在那裡」、「你問什麼啊?我都不知道了」。

因大腦細胞逐漸的退化死亡,造成認知能力(例如:空間感、方向感、語言能力、判斷力)不如從前,也逐漸影響長者們的日常生活功能,伴隨而來的可能有情緒低落、行為舉止異常等類的事情發生。

來參加音樂治療團體的失智症長輩對唱歌很有興趣;但,也有被家屬硬拖來上課,最後都和樂地融入這個團體;藉由他們喜歡唱歌或聽歌的興趣,引導在認知、記憶、情緒及自我行為掌控的訓練。

失智症長輩從一開始對這團體的陌生,到最後一堂與同年齡的失智長輩們互相展現熱情,最難能可貴。團體活動中,每位長者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其他長輩同學影響。

雖然他們在記憶力這塊領域退化,但每位長輩所引發的退化速度不同,卻能彼此互相幫忙、鼓勵,無形中塑造團體動力與互相學習。在唱歌方面,隨著歌聲帶領大家走進時空隧道,回想年輕時的生活,並分享以前生活的點滴。

因為唱歌,因為快樂,讓這個團體產生默契;加上演奏樂器活動的設計,更進一步地進展到認知訓練、情緒及行為的控制能力,但因每個失智長輩的特性都不盡相同,在活動上,音樂治療師也會做些細微的改變與調整。

音樂治療課程可配合各種不同特性的失智長輩,即使不懂音樂也能快樂地參與,另外,音樂的元素,可將失智症長輩的情緒抒發與情感性回答做條理化整理,無形中找到自我肯定的價值,增加他們參與動機;每回看著失智長輩們開心地笑或發揮創造能力時,都令人感到驚訝、喜悅與溫馨。

(作者為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中心音樂治療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