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光影寫作的藝術 名家沙龍 蛻變中的黑白 文/陳楚泉 |2012.08.18 語音朗讀 12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者簡介1947年出生,基隆市人,攝影資歷32年。68年服役海軍時接觸攝影,以人文動態著手而後靜態,專長黑白創作。曾任多所大學、公部門攝影班指導老師,現任基隆市電影戲劇業職工會理事長、基隆市攝影學會榮譽理事長、台灣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等。經常受邀擔任攝影比賽評審 文/陳楚泉 近幾年在各種攝影展裡,常發覺很多作者以黑白作品做為表達形式,這並不意人們懷舊心態重現,而是黑白攝影確實具有獨特的藝術性。彩色照片可營造出繽紛的美感及視覺享受,但有時會因色彩干擾而無法顯現主題,感覺少了些內涵,而同樣一幅作品以黑白來表達,會更強烈、更有意境、更耐看,也更能展現真實攝影藝術創作的理想。 傳統攝影是以底片來創作,近代因為影像科技的進步,攝影進入了數位時代,數位雖然帶來莫大的方便,也讓攝影變得更普及,但無形中卻失去了原有的真實性。以黑白影像來說,數位拍出來的影像雖然感覺較綿密,但是黑太黑、白太白,反差太大,會失去細節,遠不如底片創作的質感。 傳統相機影像的形成是:光及影像藉由軟片上的鹵化銀粒子感光,產生氧化(起化學作用),因受光影像的顏色深淺不一,階調不一,銀粒子產生氧化的層次亦不盡相同,經過沖片顯影,把已感光的氧化銀還原成金屬銀,再由定影除去沒感光的鹵化銀,最後形成的影像,暗部的層次或亮部紋路細節都能兼顧,而創作者也能在暗房作業中,傳達自己創作意圖。 貼心小便條: 什麼場景適合黑白攝影?陳老師表示,人文寫實創作、色彩過於單一、顏色雜亂顯眼搶走主題,或天氣不甚理想比如陰天,以及拍造型、線條時都適合。目前許多數位相機都有黑白模式,若無,也可用軟體後製轉換,但要注意,數位彩色影像可後製轉成黑白,但以黑白模式拍攝的照片,則無法還原成彩色喔! 前一篇文章 主題徵圖入選作品 -- 旅遊趣 下一篇文章 看過來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7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8【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09【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10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素人攝影】藍調的黃昏暮色【紀實攝影】觀音的光彩【浮光掠影】大地圖騰 視覺與感官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