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一個華府智庫十五日公布的報告指出,美國二十六大企業的執行長薪酬高過這些企業繳給美國政府的稅。
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指出,這些企業的執行長,包括AT&T、波音及花旗集團,去年薪酬平均二千零四十萬美元(約新台幣六億一千一百九十四萬元),但這些企業雖有豐厚的獲利,繳納的聯邦稅卻只是九牛一毛,甚至一毛錢也不必繳。報告說,二十六大企業平均在美國所獲淨利超過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三百億元)。
報告抨擊現行稅制讓執行長「以績效為基礎」的薪給,例如配股,享受漫無限制的稅額扣減。二十六大企業裡薪酬最高的五個執行長,去年分別享受二千三百二十萬美元(約新台幣近六億九千六百萬元)的扣減。
報告指出,波音執行長麥克納尼去年薪酬一千八百四十萬美元(約新台幣近五億五千多萬元),波音獲得六億零五百萬美元(約新台幣近一百八十一億五千四百萬元)退稅。花旗集團執行長潘迪特薪酬一千四百九十萬美元(約新台幣近四億四千七百萬元),花旗集團獲得一億四千四百萬稅賦優惠(約新台幣近四十三億二千一百萬元)。
二十六大企業裡,十八家獲得現金退稅,未退者可以延到將來抵免。
報告說,扣減和抵免的規定造成企業以執行長的天價薪酬來幫公司減稅,在政府深陷上兆赤字之際,肥了大企業,瘦了公家。報告說:「我國的稅法成為執行長薪酬浮腫的大幫手。」
除了以績效為基礎的薪酬造成納稅漏洞,報告也批評大企業利用避稅天堂。例如,科技公司由設在開曼群島的人頭公司負責智慧財產權,然後將獲利算成這些人頭公司的進帳,藉此避免向美國政府納稅。報告發現,二十六大企業在幾個避稅天堂總共設了五百三十七個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