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曾獲國內醫療奉獻獎、南丁格爾獎的奇美醫院傷口照護護理師陳筱蓉,自幼聽力受損,卻戴著助聽器連續六年到大陸,自掏腰包教導對岸護理師學習專業傷口照護技術,最近更在大陸偏鄉推動居家照護,在她的心中「只有病患的痛苦,沒有政治的隔離」。
五十八歲陳筱蓉是國內資深的傷口照護人員,二十多年前台灣傷口照護技術不普遍時,她從國外學習專業技術,跑遍台灣各地及離島授課,她自編中文教材與光碟,並將教材主動寄送到大陸各地,五年前獲邀到大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她多年來陸續前往廈門、合肥、上海等城市上課,每次「陳老師要來了」,上課人數都爆滿,有人遠自新疆等偏遠地區來聽課,一班多達兩、三百人,她現場詳細示範,授課內容包括口腔惡性腫瘤、糖尿病足部傷口、腸造口、嚴重壓瘡等各類照顧。
陳筱蓉表示,剛到大陸時,當地相關資訊還很少,但大陸學得很快,目前技術已快追上台灣;她從來沒有想過藏私或怕對岸複製技術,「不管是哪一個國籍,病人的痛苦都是一樣的」。
她說,大陸地廣,偏鄉醫療資源難與都市相比,很多偏鄉病患沒錢或無法到都市就醫,傷口照護格外重要,她曾看到偏鄉的臥床患者,因為無法及早送到大醫院,全身幾乎爛光,躺在床上哀號的慘狀,讓她非常難過。
在台灣,陳筱蓉常用手邊容易取得的物品,教大家自製照護用品,省錢又方便,她覺得大陸窮困患者更需要,所以她將這一套帶到對岸,例如用鹽水袋變身為壓瘡專用的靠枕、以及點滴瓶綁上牙刷製作口腔沖洗器等。
陳筱蓉自幼聽力受損,平常溝通要靠助聽器,但絲毫不減她幫助別人的決心,初期到大陸,機票、住宿都是自掏腰包,後來才有補助,但她認為只要能幫助病人,錢不重要;近年她開始在大陸推動居家照護概念,期待未來深入大陸偏鄉教課,讓更多患者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