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原民會為讓全台原住民學校不忘民族教育,十年前開始,陸續抑注原住民學校每校約八十萬元的經費打造「民族資源教室」,不過,僅有硬體缺乏人力執行的措施,使得這些資源教室發揮不了作用,多數成為「蚊子教室」。
原民會注意到這個問題,三年前提出為期三年的民族教育支援教師計畫,向財政部申請利用公益彩券盈餘,以每年八千萬元至九千萬元的經費來執行,讓原住民國中小學皆可增聘支援教師來活化民族資源教室。
這些教師月薪第一年是兩萬三千元,第二年開始為兩萬五千元,必須出身學校當地部落,必須擁有教師資格,或是高中職以上且通過母語認證資格。
支援教師沒有正規教育壓力,在不占用一般課程的時間,可利用藝術與人文、鄉土課程及課後輔導等時間,帶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以本身的民族經驗,專注為學童設計傳統文化課程,依個人及校方現有的資源發揮多樣化、有趣好玩的民族教學課程,補足原鄉孩童受限正規教育體制下無法習得的祖先智慧的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