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近尾聲,競技場上有歡呼、有嘆息,有人樂、有人愁,但有幾位特殊選手「穩贏不輸」,能參加奧運,就是奪金。
參加奧運,是利比亞女子選手蓋沙的夢想,但內亂不斷,四周炮火,前進倫敦困難重重,蓋沙說:「沒有旅費,只能到處借錢,還好親友很支持,希望我能改變命運。」蓋沙在田徑女子一百公尺會前賽就遭淘汰,儘管如此,她說:「至少我到了,證明利比亞的存在。」
同樣穿越戰火才能圓夢的,還有索馬利亞選手穆罕默德和法拉。索馬利亞政府和叛軍,經常當街交火,十九歲的穆罕默德,訓練時還遭威脅,不得不躲起來。當街練習的法拉,曾被政府軍當成恐怖分子,差點被槍殺,她說:「我們來自不可思議的地方,希望能在奧運場上被看見。」
奧運史上第一位以無國籍難民身分參賽的馬里奧,參加男子馬拉松,他說:「我要為南蘇丹的生命而跑。」南蘇丹去年才獨立,沒有奧會,馬里奧只能以獨立運動員身分參賽。對這些在槍林彈雨中成長的選手來說,「能參加奧運,就是奪金了。」
看看這些選手的遭遇,才知國家安定繁榮是多麼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許多人為了黨派,為了私利,製造對立,製造衝突,把社會擾得亂糟糟。家和萬事興,家不和,事無成,教訓就在眼前。(喜壯)